東北網7月6日訊 5日,呼蘭區司法部門依法對新勝路以北(電機廠)舊城改造項目內,兩處開出“天價”補償要求的滯遷戶予以司法強制執行。據了解,這是2011年國務院《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施行後,哈市主城區內實施的首例房屋征收司法強制執行案件。
2012年3月,呼蘭區政府對新勝路以北(電機廠)地塊一期南至新勝路、北至勝利五道街、西至北大街、東至北二道街的合圍地段進行征收,共涉及被征收居民47戶,征收房屋面積14437平方米。
據呼蘭區征收辦介紹,按照區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征收補償協議簽訂時間為2012年3月16日至2012年4月5日。征收過程中,絕大多數居民踴躍搬遷,但其中有兩戶分別以100餘平方米有照房屋,要求超出正常補償標准200餘萬元和500餘萬元給予補償,甚至還要求將400餘平方米違建房屋置換樓房。由於無理要求無法滿足,兩戶居民拒不搬遷,致使該項目拖延1年多無法淨地,直接影響45戶居民按期回遷進戶,增加臨遷補助費達數百萬元。為促使該項目早建設,保證回遷居民早日回遷安居,呼蘭區政府依法向法院申請司法強制執行。
昨天8時許,記者來到呼蘭區北二道街現場,只見兩處共200餘平方米的平房孤零零地留在上千平方米的空地上。其中一處還將4根公用電線杆“蓋”到房子裡。9時許,呼蘭區司法部門經過對現場進行公證保全後,開始對這兩處滯遷房屋進行司法強制執行,半小時後,兩處滯遷房屋被拆除完畢。
呼蘭區征收辦負責人介紹,依法強制執行前,該區相關部門已將按規定提供的補償款項存入專戶。同時,還明確了產權調換房屋及周轉用房地點和面積,以便被征收人在房屋被拆除後進行自願選擇。該項目淨地後,將全面啟動回遷房建設,預計最快將於10月末建成回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