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道外區北十二道街一老人拾荒6年 垃圾清出10卡車
2013-07-09 08:16:5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7月9日訊 近日,哈市道外區北十二道街上,一幢居民樓頂清理下來的垃圾把大家都驚呆了:垃圾堆成一座山,門窗、家具、花盆水桶……要啥有啥,足足裝滿了10臺卡車,而這麼多的垃圾正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五六年裡“攢”下來的。

  道外區北小六道街一位老人收集的垃圾堆出30米遠

  美國學者蘭德·弗羅斯特和蓋爾·斯臺吉蒂曾經出了本書,叫《囤積是種病——別讓雜物堵住你的幸福》。書中特別指出,在老年學調查文件中,對垃圾的囤積被稱為“垃圾收藏癥”。這種疾病的主要特征包括:個人衛生及居住環境急劇惡化,患者時常伴隨出現敵對孤立以及與世隔絕的想法和情緒。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哈爾濱這樣的老人並不是個案,他們有的獨居,有的和兒女同住。但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每天撿垃圾,直到將住所堆滿還不罷休。

  北十二道街樓頂清運下來的垃圾

  -現場

  老人將垃圾藏樓頂

  兒子僱5個壯漢清理一整天

  6日,記者在道外區北十二道街一個大院內看到,這裡堆成了一座垃圾山,這些破爛兒“要啥有啥”,門窗、家具、花盆水桶,甚至還有正在茁壯生長的花草。5名壯實的搬運工正在把這些垃圾裝入袋子中運走。

  據大院居民王先生講,這些垃圾全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撿回來的。“他的兒子家就在七樓住,老人在另一棟樓住,七樓通向樓頂的安全門沒有上鎖。老人每天沒事就出去撿垃圾,然後將撿回的垃圾打包,沿著樓道一點一點地背到7樓樓頂上。五六年下來,竟然在樓頂堆出近30平方米大小的大垃圾堆。”

  據介紹,這兩天整治樓道環境衛生,當地辦事處發現了這種情況,隨後聯系上了老人的兒子。老人的兒子上樓頂看到這麼多垃圾也驚呆了,“這麼多垃圾,可怎麼弄下來啊!”沒辦法,兒子只好僱來5名搬運工。這5名壯漢從早晨7點一直乾到當日下午5點,纔將這些垃圾全部弄到了樓下。隨後,兒子又僱來兩臺中型卡車,連夜拉了10車,纔將垃圾全部清理完。而清運這些垃圾的費用,總共花費了5000元。

  記者調查:患有囤積癥拾荒成癮的老人並非個案

  -走訪

  拾荒成癮的老人並非個案

  ●案例一

  50多平方米屋內

  垃圾多得只能爬進爬出

  2010年,哈市道外區新一辦事處轄區也發現這樣一位拾荒成癮的老人。

  據了解,這位老人自己住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垃圾多得屋子裝不下後,他將垃圾堆在樓道裡,被鄰居“舉報”。記者和街道辦人員來到他家時,全都震撼了:垃圾多得只能爬著進出,屋裡僅剩一個人躺著的地兒。除了吃飯的碗筷,其餘東西全是垃圾。記者問:“這麼多廢品怎麼不賣啊?”老人答:“再等一些日子,現在價格太低。”幾天後,老人撿的垃圾終於被街道辦人員拉走。在街道辦的幫助下,老人也去兒子家住了。

  ●案例二

  一米多高垃圾

  沿樓邊堆出30多米遠

  在道外區北小六道街21號附近,一位60歲左右的老太太也喜歡收集垃圾。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垃圾堆起來有一米多高,長達30多米。這位老太太堆垃圾的地點正是一幢保護建築樓下。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棟老樓已經快有100年的歷史了,屬於磚木結構,居民們十分擔心這些垃圾會引發火災。

  據哈市道外區勝利辦事處城管辦梁女士介紹,這位老太太撿垃圾的事他們早就知道了,到現在為止已經有3年多了。這位老人和兒子同住,三年前房子失火給燒了,隨後她就在附近租了一間小房住。也就是從那時起,她開始撿垃圾。居民們多次來反映,街道辦三年來先後清理過四五次,但是清完了老人就往回撿。辦事處沒有執法權,只能向上級匯報,道外區行政執法局也先後來清理過兩次。目前,他們仍在找根治的方法。

  -專家:

  拾荒老人拾的是“心荒”

  拾荒老人

  拾的是“心荒”

  針對哈市一些老人撿垃圾成癮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哈市道裡區建國街道辦社區心理健康諮詢中心李強主任。

  據李強介紹,這些每天撿垃圾的老人,是患有囤積癥的表現。這些人的年齡都在60歲左右,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從物質短缺的年代過來的,一輩子為生存忙碌,省吃儉用已成生活習慣,一旦退休,不用工作了也沒有業餘愛好,生活上找不到樂趣和支點,非常沒有安全感,看到啥都捨不得扔掉,閑著沒事就開始撿拾垃圾。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拾荒老人,拾的正是“心荒”。其實這些老人缺的不是錢,基本都有工資保障,主要是封閉的空間能給予他們一種被蠶繭包裹般的愜意和安全感,而失去物品的念頭可以使他們驚恐萬狀;而且,這些老人通過撿拾垃圾的過程也在釋放自己的情感,充實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情感附著於撿拾的垃圾上,更能增加部分生活收入,也能使他們獲取更大的安全感。

  李強建議,患有囤積癥的老人大多很孤獨,兒女們應該多陪陪老人,並且給老人提供培養個人興趣或愛好的條件,或引導他們與其他老人多交流,融入社交中。當地社區也應該想辦法,將這些老人納入社區的環保志願者行列,每天戴袖章“上崗”,幫助小區清潔的同時,順帶賣掉一些垃圾廢品。這樣一來,老人在鄰居面前就能抬起頭了,漸漸地,也願意和別人交流了。由於有了更多環保意識,老人生活得有內容了,最後就會自覺放棄垃圾了。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