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0日訊 6月,森工林區一片蔥蘢,生機盎然。在小興安嶺東南麓、緊靠佳木斯市的鶴立林業局一望無際的營林產業園區裡,72個品種、3500萬株苗木和奼紫嫣紅的各色花卉,按用途、年齡,整齊地排布在綠化苗木花卉區、營林生產苗木區、經濟苗木區的育苗床裡,等待出床。
鶴立林業局,曾經是我省森工林區森林最早被砍伐殆盡、最早成為資源枯竭的『小老窮』局。隨著『天保工程』的深入實施,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成為林業局的工作重心之一,他們本著『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經濟林外發展』的思路,把營林當作立局支柱產業來抓。
要把營林變成產業,首先要實現苗木產業化。為此,鶴立林業局依靠林區資源和技術優勢,從2010年起,按照『經營面積規模化、培育品種多樣化、生產管理科學化、經營銷售市場化、圃區建設生態化』的要求,高標准、高質量建起了全省面積最大的營林產業園區。園區3000畝的育苗基地上,劃分出了綠化苗木花卉區、生產苗木區、經濟苗木區三大區域,分別為城鎮綠化美化、林區造林、發展經濟林等提供苗木。
4年來,產業園區累計投資2120萬元,產值達到5600萬元。從2013年起,園區苗木將以每年1500萬元的產值遞增,3年後每年可實現利潤1200萬元。
在保護完好的2511畝紅松母樹林基礎上,依托13萬畝林齡15年以上的人工紅松林,打造一流的果材兼用林基地,實現營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依托上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的闊葉林冠下營造大面積紅松人工林技術,進一步加大紅松果林的培育力度,同時,采用先進營林技術和職工競價承包等措施,實現紅松種子經濟效益最大化。通過科學育林,適齡紅松林第一個(2010年~2014年)紅松種子競價承包期內,利潤創造7500萬元,承包者可收益600萬元。預計第二個(2015年~2019年)紅松種子競價承包期,可創造利潤1500萬元,承包者可獲利1200萬元。
此外,林業局科學經營1655畝落葉松母樹林、1326畝紅皮雲杉母樹林;科學培育黃波欏、水曲柳、胡桃楸等珍貴樹種及藍莓、榛子等經濟林優良種子,建起了初具規模的良種基地,使營林產業經濟效益不斷攀昇。
為確保營林產業良性運行,他們還在經營機制上不斷創新。
尤其是育苗基地,正逐步由公有制向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引入民間資本進行股份制經營為輔的經營方式上轉變。目前,經濟苗木區引進資金,建起14棟1萬平方米的大棚,栽植漿果、堅果、蔬菜,積極打造佳木斯、鶴崗等周邊城市最大的綠色產品采摘園、林木科普基地、生態綠化基地、特色農業觀光基地;依托園林產業園區,成立鶴美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為綠化單位提供從苗木生產、工程設計、施工到後期定期管護的一條龍服務,擴大園區經營效益。
日前,鶴立林業局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天然保護工程先進單位』和『綠化工作先進單位』,7.1萬公頃施業區在營林產業園區的帶動下,實現有林地面積5.8萬公頃、活立木蓄積406.5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81.80%。
今年剛剛過半,鶴立林業局營林產業園區已獲利400萬元,創造就業崗位300個。預計到年底,全局職工年人均工資性收入將達到2.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