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過度胎教頻繁超聲寶寶難消受 專家:胎兒需要安靜
2013-07-10 09:56:5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岳金鳳 楊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訊 近日,哈醫大四院產科出臺新規:助產士需在胎兒娩出後等待觀察60至90秒後再切斷臍帶。對這項新舉,該院蔡雁主任解釋說,延遲“斷臍”更利於母嬰健康。她還表示,孕期亂做超聲、沒完沒了的胎教音樂“灌輸”等方式,對胎兒來說都是有害無益的。

  延遲斷臍

  寶寶可獲更多免疫物

  “現在,大多數醫院在新生兒離開母體後會立即剪斷臍帶。而最新理論研究表明,助產士應在胎兒娩出後等待觀察60至90秒後再切斷臍帶。”蔡雁主任說,延遲結紮臍帶的時間對母嬰大有裨益,目前哈醫大四院已開始實行新的斷臍時間。

  據介紹,中醫《景岳全書》中記載,當胎兒從母體分離出來時,胎兒的哭聲開始使先天之氣在胎兒體內流行,這時的臍帶會將大量的先天免疫物質輸送到嬰兒體內,若過早剪斷臍帶,容易造成嬰兒先天不足。現代醫學也認為,延時剪斷臍帶,可使早產寶寶的臍帶血暫時回流至體內,保持血壓的正常以及紅細胞數量的增加,降低貧血、低血壓及腦出血的風險。

  四維超聲

  侵擾胎兒隱患大

  29歲的小梅懷孕後,3個月裡做了5次超聲檢查,反復求證孩子是否健康。蔡雁主任告訴記者,像小梅這樣的孕婦現在越來越多,這種盲目產檢,會侵擾胎兒的孕育環境。

  “特別是很多孕婦奉若至寶的四維超聲,給胎兒拍照片對宮內環境影響最大。”蔡雁主任說,四維超聲就是將3D超聲圖像加上時間維度參數制作的一張DVD,而錄制這種DVD需要較長時間,長時間讓胎兒暴露在超聲環境中,孕婦會感到疲勞,也破壞了胎兒平靜的宮內環境。因此,專家建議,產檢要科學,孕婦孕期超聲檢查最好不要超過5次。

  音樂胎教

  時間太長也是噪音

  “懷孕7個月時,胎兒的聽覺就已基本發育完善,別讓胎兒過度練耳,無論什麼聲音聽長了都是噪音。”蔡雁主任說,接診中發現很多准媽媽熱衷音樂胎教,每天戴著耳機聽輕音樂,睡覺前還要用音樂給自己和寶寶催眠。在她們看來,音樂胎教時間越多越好,但凡事過猶不及。相比每天“硬灌”的音樂胎教,其實胎兒們更願意“偷偷”傾聽外界的聲音,胎教音樂“刺激”的時間過長,樂音也會變成噪音。胎兒需要安靜的生長、發育環境,噪音環境只能影響他們的健康發育。

  此外,在醫院用多普勒監聽胎心時,很多孕婦喜歡將寶寶的心音放得很大聲。其實如果多普勒聲音開得過大,也會以噪音的方式侵入母體內,同樣是對胎兒的一種侵擾,會引起胎兒的騷動,造成不良後果,同樣也是對胎兒不尊重的表現。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