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最大的交通樞紐—哈南交通樞紐主體完工,進入裝修粉飾階段。哈市交通樞紐佔地約9萬平方米,可實現長途客運、公交、出租的一站式換乘,已步入全國最大先進換乘樞紐之列。該交通樞紐將於9月22日暨哈市第三屆公交工人節到來之際投入使用。
客運站、的士碼頭、公交場站都全了
10日,記者來到香坊區哈平路7.5公裡處,沿著哈平路而行,到與通糧街交口處拐入通糧街,再行約200米,就可看到位於中直糧庫、通糧街、三精制藥公司合圍區域,正在建設中的哈南交通綜合樞紐。
幾處樓體外都圍著防護網,均已封頂。其中一處二層建築已經刷完涂料,是很清新醒目的“交通綠”。通過施工圖紙可以確認,這裡就是建築群中的公交候車中心。現場的工程師告訴記者,一樓是乘客候車大廳,二樓是車隊調度室以及供乘務員、公交車駕駛員、出租車駕駛員休息的休息室。“無論刮風下雨,乘客都可以安心等車了!”工程師說。
公交候車中心的右側是一棟聯體的5層建築,這裡就是哈南樞紐的中心建築綜合辦公樓,公交智能調度中心就位於這裡的二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調度中心將安裝最先進的智能調度指揮系統,該系統將整合哈市所有的智能調度GPS監控中心,可調度哈市所有公交車輛。
除此之外,這裡還建有長途客運站、車輛維修中心、候車長廊、的士碼頭、職工單元式宿捨等。與地上建設齊備的交通設施一樣,這裡的地下是一個面積約45000平方米的公交車庫,可容納近400臺公交車停放。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建築主體都已完工,現在主要是做內部裝修和外部粉刷。預計到9月22日,也就是公交工人節,哈南交通樞紐將投入使用。
連接哈南與中心城區交通
公交候車中心
目前,哈市公交行車場主要集中在南崗、香坊區兩區,服務范圍局限於江南主城區,哈南、松北、阿城區域的交通設施發展相對緩慢,形成了一些公交服務盲區。作為哈市公交行車場整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南綜合樞紐為連接哈南地區與哈市中心城區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
長途客運站、公交車和出租車停靠站等交通分流區,為乘客提供了不同的公交線路和不同的運輸方式,實現了一站式換乘。其中,長途客運區內,乘坐南部線路長途客車的旅客都可在此換乘長途車或公交車,附近居民不用再去南崗客運站乘長途車了。出租車區域內,停車場可容納幾十臺出租車同時停靠,方便乘客隨時換乘。公交車輛專用停放場地,可以滿足10條市區內公交線路始發要求。
另外,可容納近400臺公交車同時停放的底下停車場,解決了哈南地區公交車輛冬季入庫存車問題,減少了冬季發車產生的車輛損耗。汽車修配區,可以統一為車輛提高維修保養,實現公交後勤的一站式服務,節約了修車成本。
據介紹,目前經過哈平路,由平房往市區方向的公交車只有338和371路,隨著哈南綜合交通樞紐的投入使用,交通部門還將根據客流的需求增加一定數量的公交線路。
3座交通樞紐一起效力
目前,哈市共有3座交通樞紐,包括已投用的通江濕地公交換乘樞紐、正在建設的哈南交通樞紐和民生尚都交通樞紐,後兩者將於9月22日同步投入使用。其中,哈南交通樞紐規模最大,約9萬平方米,步入全國最大交通樞紐之列。
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譚洪志表示,哈市交通運輸部門加快了公交系統建設步伐。今年,哈市啟動實施6511111333工程,即新增600臺大容量公交車;在5條市區道路設置公交專用道;新建1000個標准化公交途經站、1000個出租車乘降點、1條快速公交或有軌電車廊道;恢復1條無軌電車線路;開闢1條沿松花江水上(冰上)快速公交航線;新建、改建、擴建30個公交首末站;繼續推進已規劃和啟動的3個公交樞紐、3個綜合樞紐的建設。預計到2017年,哈市公交車將由現在的5000餘臺增加到7200臺。
哈市還將建成6座綜合客運樞紐、42座公交換乘樞紐、115座公交首末站、1500個標准化公交途經站、總長123公裡的“三縱三橫”公交專用道。2016年年底前,哈市6000臺公交車結束“馬路停車”。譚洪志表示,預計到2017年,哈市將基本形成以軌道交通、常規公交、快速公交、輪渡船只為代表的地下、地面、地上、水上‘四位一體’,覆蓋市郊和輻射周邊縣(市)的現代化城市公交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