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9日傍晚開始,一條從微博上發出的消息在冰城市民間不脛而走。“告訴家人和朋友,緊急通知:阿什河街和東大直街交口可能有塌陷危險,人和地下商城已經開始清顧客,商家都到地面等候通知了。請大家注意繞行!”由於去年連續暴雨引發的哈爾濱多起路面塌陷事件至今仍讓人們記憶猶新,所以與微博內容大致相同的消息迅速通過私信、微博、微信甚至是群發手機短信在市民間傳播。這個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10日,人和地下商城事發區域恢復營業,但個別地點仍在用水桶接水。
10日,記者趕到消息中提到的哈市東大直街與阿什河街交口處,這個傳說中的塌陷地段實際上正在進行熱網改造工程的施工。
在博物館往哈醫大一院方向的東大直街與阿什河街交口處,一些黃色的工程圍擋內能看到地面已被挖開,裡面是直徑半米左右的熱力管道。距圍擋四五米遠的地方就是人和地下商城的一個入口。圍擋前散亂堆放著數十個玻璃絲袋,袋內裝滿鋸末、沙子等用來吸水的物品,兩名佩戴人和商城標志胸牌的工人正在將沙袋從主乾路面移往人行道碼放整齊,沙袋還在不斷滲出水跡。
緊挨圍擋售水的商販告訴記者,這裡的路面並未發生塌陷,而是前些天冰城大雨過後,大量雨水由於地勢原因順路面流進了熱網改造挖開的路面施工溝,纔滲入了毗鄰的人和商場。
這一說法得到了人和商場工作人員的證實。記者了解到,7日這一路段被施工單位省安裝三公司挖開進行熱網改造,沒想到8日凌晨突降大雨,大量雨水灌入施工溝內,從凌晨3時左右開始滲入位於施工溝正下方的人和地下商場內。雖然相關部門從當天早6時起動用兩臺泵車抽水,仍造成百餘商戶商品被泡。為避免險情發生,當日還臨時封閉了博物館去往阿什河街方向的東大直街半幅主乾道。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正是事發時封道和大量商城業戶在入口處等待引起部分市民對地面塌陷的猜測。
事發後,人和地下商城該區域一直停業清理,10日纔開始正常營業。記者隨即來到人和地下商城事發區域,看到仍不時有水滴從被部分拆除的天棚燈飾內留出,地面上還擺放著不少水桶用來接水。個別受損嚴重的商戶還無法正常營業,在用鋸末清理地面積水。
小區井蓋旁地面塌陷
玩耍孩童引居民擔心

圖為楊大爺正在給塌陷處蓋木板。
這邊是地下商場停業因路面塌陷引猜測,無獨有偶,就在距事發路段幾百米遠的一個居民區內,也有不少居民正在因地面塌陷而擔心。
10日上午,家住阿什河街25號院的市民楊廣新給本報打來電話,說自家居民院裡一個馬葫蘆蓋旁的地面前幾天突然陷了下去,看著院裡剛剛放假的孩子們在陷下去的地面旁跑來跑去,楊大爺很擔心。
記者趕到阿什河街25號院時,四名穿著校服的小學生正坐在院內一個簡易涼棚裡打撲克。涼棚周圍密布著五六個排水檢查井的井蓋,周圍地面發生塌陷的井蓋離涼亭不過三四米遠。
楊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個院裡已經住了20多年了,小區的庭院是5年前修整的,修整後地面一直很平整,前幾天出門時突然發現這一塊地面陷了下去。因為放暑假,院子裡玩耍的孩子也多了起來,這讓楊大爺很擔心:“聽老人說院裡那排平房地下就是以前修的防空洞,最近一直下雨,真怕哪個孩子發生危險。”楊大爺說的平房距塌陷的位置也不過七八米的距離。發現地陷後,居民們也曾找過負責該小區的嘉惠物業公司,可找了幾次也沒人來處理,居民們只好自己在陷落處蓋上一些木板,提醒孩子們不要靠近。
人行道上現深坑
回填一周無人管

今年入夏以來,持續降雨天氣讓更多市民對路面異常的警覺度不斷提高。從7月1日至10日,僅本報接到哈爾濱市民提供的關於路面陷落和路面積水的新聞線索就達數十條,越來越多的熱心市民能及時將路面異常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或是媒體。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問題在被發現和反映後並沒能得到及時解決。
3日,連續一周的大雨過後,哈市南崗區文德街距文明街交口不到30米的人行道上出現步道板塌陷,隨著塌陷不斷擴大,路人開始能夠看到道板下的深坑。周圍居民紛紛向有關部門和媒體反映此事。相關部門也很快做出了反應,第二天就有工人將塌陷區域圍擋起來進行處理。
但一周之後,當記者10日來到該路段時,寫有“排水集團”字樣的黃色圍擋仍然擋住了幾乎整個人行道,圍擋裡一個長約10米,寬4米的坑裡填了部分水泥灰,陣陣惡臭從“張口”的路面下飄出,過往行人只能掩鼻快步通過,等待回鋪的步道板堆放在坑口旁,周圍卻不見施工人員的身影。
在馬路對面乘涼的居民楊女士告訴記者,路面塌陷後排水公司很快來人用水泵從坑裡抽走了不少水,堵了漏點,又填了不少水泥灰。可隨後近一周的時間這個坑就沒人管了。“聽說是地面下歸一個部門,人家乾完了。恢復路面、重鋪步道板歸另一個部門,卻遲遲沒人來。”與這些居民相比,路邊的商服要更鬧心,最近的一家臺球廳大門距深坑不足兩米,不但要天天忍受刺鼻的氣味更耽誤了生意。“天越來越熱,這臭味也越來越大,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附近居民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