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聽民意解民懮 群眾利益無『小事』
2013-07-14 17:02: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訊(記者 趙海) 牡丹江市在貫徹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轉作風惠民生,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在“接地氣、連民心”活動中,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主動走近群眾,及時解決問題,讓百姓訴求有渠道、需求有呼應、要求有結果。依托便民熱線“一鍵通”平臺,服務群眾日常生活,特殊關愛“三無”老人,增進了乾部同群眾的感情,樹立了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牡丹江市東安區花園社區改造工程。東北網記者 趙海 攝

  問政於民提昇民生保障水平

  在牡丹江市東安區花園社區,90歲高齡的王培君老人對記者說,“她在這裡住了23年了,這個小區由於後期沒有物業,上水漏,下水堵,管網混亂,小區環境髒亂。現在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開始對小區進行改造了,鄰裡們都非常高興的盼著竣工呢”。據東安區委書記孫立國介紹,這個社區有894戶居民,由於是物業棄管小區,改造前居民反映強烈,但由於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這次按照“接地氣、連民心”活動的總體要求,對小區的樓頂漏雨、牆體保溫、庭院綠化、入戶管網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造,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牡丹江市把百姓的“小事”當做各級黨委、政府的“大事”來辦,對於群眾反映的樓院跑冒滴漏,小區管理不善等問題,確立了百萬平方米庭院整治行動,投入資金1億多元,整治小區36個、單體樓152棟,面積達到109萬平方米。對於群眾反映的路難走、車難行等問題,開展了道路整修工程,今年投資5.1億元,整修道路34條。對“三溪一河”水體髒臭、環境髒亂等問題,投入資金6億元,整治“三溪一河”沿線16公裡。對鐵路三角線居民反映的居住不便、生活困難等問題,啟動了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征收僅2個月時間,搬遷居民達到1730戶,為總戶數的95.3%,一舉解決了三角線居民幾十年的生活居住問題。

牡丹江市“12349”便民服務公益熱線平臺。東北網記者 趙海 攝

  聽民意解民懮創新踐行“三實兩創”機制

  張磊是牡運現代出租汽車公司的老司機,有著7年的駕齡。在交通局開展的“局長面對面”系列民生問政會上提出出租車司機在運營工作中,經常遇到吃飯、入廁難等問題,希望交管部門能給予解決。牡丹江市交通局局長孫德志表示,目前,交管部門已經在江南的會展中心設置了“的士碼頭”專為出租車司機提供吃飯、如廁、洗車、休息等服務。在調研的基礎上,將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性的在全市的公交站點設立“的士碼頭”,最大限度的解決出租車司機如廁難等問題。

  在“接地氣、連民心”活動開展以來,牡丹江市以“求實、務實、落實,創新、創一流”的“三實兩創”發展理念,變“坐機關”為“下基層”,主動走近群眾,及時解決問題,開展了“局長面對面”系列民生問政活動,以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實對實解決群眾訴求的方式,有效拓展了問政於民的途徑。

牡丹江市“12349”熱線工作人員在回答群眾諮詢。東北網記者 趙海 攝

牡丹江市”接地氣 連民心“向民匯報會交通局專場。東北網記者 趙海 攝  

  “12349一鍵通”平臺接地氣熱線連民心

  “您好,這裡是便民服務熱線,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如今在牡丹江市,無論是打個電話還是發個短信,都可以足不出戶的享受到“12349一鍵通”便民服務公益熱線周到、熱情的服務。70歲的老人武朝臣對記者說,今年2月初自己在家時心髒病突發,在關鍵的時刻撥打了“12349”一鍵通呼救,服務平臺緊急通知了120急救中心,自己纔得到了及時的救治,挽救了生命。

  “12349”熱線平臺覆蓋市民生活服務信息庫、公共服務信息庫和政務諮詢信息庫近百萬條信息,24小時為市民提供衣、食、住、行、醫療等免費信息服務。同時,還針對老年人提供緊急救援、親情關懷、生活協助、預約診療、保健諮詢等服務內容,並為全市60周歲以上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人的“三無”老人免費配備“一鍵通”手機,定號定位、即呼即到,為“三無”老人實行全天候、全方位的便捷服務,讓“三無”老人老有所依。

牡丹江市”接地氣 連民心“服務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網站。東北網記者 趙海 攝 

  牡丹江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教育黨員乾部樹立群眾觀點,轉變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水平,提高執政能力。以作風建設為重點,服務群眾、改善民生為主線,踐行群眾路線。市委書記張晶川表示,對黨員乾部來說,群眾和基層就是“地氣”,事實和規律就是“地氣”。牡丹江開展“接地氣、連民心”活動,出發點是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爭先發展和民生改善。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