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7月17日訊 16日,哈市迎來一場中雨,道外區新一街道辦北崗社區由於地勢低窪且無下水設施,沈積的雨水順著街路,直接灌進居民家中,不少被積水浸泡的民房出現牆體開裂甚至房屋倒塌。
街路積水
最深處齊腰
11時許,記者冒雨來到北崗社區看到,居民出行唯一一條主街——河堤路已是一片澤國。住在河堤街3號的趙春源告訴記者,這裡受水災已有三年之久,因為這裡地勢低窪,而且沒有下水設施,一遇雨天,雨水全部沈積到這裡。“這條路的水有多深?”記者問。“要想走出這條街,必須得穿水衩。”身穿水衩的趙春源朝積水最深處走去,記者看到積水最深處達1.3米,與他的腰一齊。
記者隨後在北崗頭道街看到,這裡的積水沒過腳踝,雖然居民在自家門檻處堆放了沙袋,但積水還是灌進屋內。在北崗頭道街30-2號李清文家,屋內的積水只差十幾公分漫上火炕,而且房子出現多道裂縫,隨時有倒塌危險。
居民家挖坑安水泵抽水
在北崗頭道街30-1號李和家中,記者看到整個屋子裡有一道距地面半米高的水痕,水痕下面的牆都起皮並長著一層黑毛。李和說,這些水痕都是每次下雨留下的。“只要遇到連雨天,頃刻間積水就能漫入屋內。在我們這裡,家家都有這樣的水痕,再高的門檻兒也擋不住。”
記者在李和家中還看到一個坑,坑裡有約1米多深的水。李和說,這樣的坑幾乎家家都有,為了能讓家裡的水早一點排出去,很多居民都買了水泵,而這些水泵都為“潛泵”,只有放在水中纔能作業,當水面低於30厘米就不能工作了,所以居民就在家裡挖坑,抽水的時候就把水泵放在水坑裡作業。
雨季積水居民無處如廁
“只要下雨,社區乾部全部下片,對房屋開裂嚴重的住戶進行逐一通知,避免因房屋倒塌帶來人員傷亡。”北崗社區主任趙鳳英說,北崗社區的房屋大多建於上世紀50年代,入夏至今已有7間民房倒塌。
趙鳳英說,居民區內無一處下水,河堤街是北崗轄區的一條主要交通乾道,街道上沒有任何排水設施,雨季一到,積水最深處達1米深,積水帶長達200多米,由於河堤街夏季長期積水,環衛車進不來,大量生活垃圾運不出去,廁所無法清掏,居民都沒處上廁所。
或借鑒“橋頭屯”經驗搬遷
對於北崗社區遭受水患一事,道外區政府已將此事上報至哈市相關部門,近日將聯合哈市相關部門一同會診,徹底解決居民難題。
據道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北崗地區所面臨的問題與去年橋頭屯被淹十分相似,對此,道外區政府正在積極爭取相關政策,並借鑒“橋頭屯搶險搬遷”的成功案例,從根本上解決居民所面臨的困難,目前,哈市相關部門、道外區政府正在積極調研,近日將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對北崗社區受災居民進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