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奶牛住進公寓後,產奶嘩嘩的,收益直線增加。』7月15日,站在現代化的『奶牛公寓』裡,杜爾伯特利群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鋒告訴記者,奶牛住進利群牧業的『公寓』後,每頭牛年產奶量增加一噸左右,農戶收益增加兩三千元,一家養10頭牛的,一年就增收兩三萬元。『只有效益提昇了,大伙的腰包鼓了,畜牧業的轉型昇級纔算成功。』
在徐鋒看來,作為奶牛專業村的煙筒屯鎮南陽村,畜牧業正在經歷新一輪轉型昇級。這個村養奶牛,已經有二十年歷史了。最初,一家一戶家裡散養著幾牛頭,農戶每天擠完牛奶後拎著奶桶去奶站送奶。到2000年,伊利公司落戶杜爾伯特,龍頭企業的入駐改變了農戶的養殖生產方式,『奶桶扔掉了』,農戶開始把奶牛趕到奶站擠奶。如今,農戶不但不用自己擠奶,也不用每天把牛趕到奶站了,而是讓牛直接住進牧場的『奶牛公寓』。
利群牧業有限公司是由合作社領辦,公司董事長就是南陽村黨委書記徐鋒。2011年,杜爾伯特提出,『人畜分離』建設標准化牧場,畜牧業要退出散養進入大戶、退出庭院進入牧場、退出村屯進入小區。在畜牧業集約化發展的同時,徐鋒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讓農戶盡快適應新的養殖方式,同時農戶利益得到最大化保障。於是,在他的帶領下,利群牧業有限公司成立了。『請專業人士替農戶養牛,農戶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效益不斷提高。』這是徐鋒的初衷。
走進利群牧業,在這個被農戶稱作『奶牛公寓』的地方,先要經過一個消毒間,然後纔能進入牧場。在這個標准化的『奶牛公寓』裡,有奶牛覓食散步的運動場,有供休息的臥室,有機器擠奶間,有符合國際標准的TMR(奶牛全混合日糧)生產車間。牧場裡的800多頭奶牛統一管理、統一引進種畜、統一防治疫病、統一市場經營、統一改良牲畜、畜產品統一銷售,而將於7月末完工的二期工程竣工後,還可再容納1000頭奶牛『入住』。
奶牛進公寓後,農戶有了閑暇時間,徐鋒又開始幫農戶琢磨來錢道兒。『辦村辦企業,生產藥材半成品。』徐鋒有了方向。這不,今年他帶領部分農戶試種藥材,如果成功,明年就會擴大種植面積。與此同時,徐鋒還打算成立青貯公司、飼草配送公司及農機合作社,牧場要打造兩個專業,即『養殖專業化』和『種植專業化』。
到年底,全市像利群牧業這樣的牧場將有200多個,工廠化、標准化、規模化養殖比重將提高到70%。集約化養牛,是大勢所趨,如何將牧場辦好,怎樣讓農戶得實惠,利群牧業在畜牧業昇級之路上探索出一條可借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