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片。
生活報7月18日訊 近日,一條名為“20元航空意外險能賠延誤”的信息在微博上傳開,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回復稱:“原來被航空公司和保險公司蒙蔽了這麼久……”那麼,航空意外險真能賠償因飛機延誤造成的損失嗎?記者走訪調查發現,航空意外險並不包含航空延誤險,只是一些航空公司將“延誤險”當成一種促銷手段,乘客在其官網購票並購買“航意險”時會贈送“延誤險”;另外一些旅行網站也隨機票搭售“延誤險”,或者將“航意險”和“延誤險”打包銷售。
“航意險”“延誤險”是兩種不同保險
據黑龍江保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航班延誤險和航空意外險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保險產品,保險責任沒有交叉,通常分開銷售。航空延誤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只能由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目前,“延誤險”通常是對被保險人除自身原因之外,因將要搭乘的固定航班被取消或延誤達到一定時間所給予的經濟補償。“航意險”是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簡稱,屬於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公司均可經營。“單獨的‘航意險’並不包含航班延誤的保險責任。旅客想購買‘延誤險’,可選擇‘航意險’和‘延誤險’的產品組合,也可單獨購買‘延誤險’。”
“延誤險”成部分航空公司促銷手段
17日,記者登錄南航、東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官網訂票發現,在20元的航空意外險中,多家航空公司默認含有“航班延誤賠償條款”。比如南航的“南航平安E-旅行保險”條款裡明確寫有“旅行延誤(每4小時延誤賠償RMB300)”;在東航的官網上,旅客隨機票購買“國泰組合旅行保障計劃”,裡面就含有“班機延誤超過4小時賠償600元”的條款;而國航則在官網直接打出了“在線購買保險,贈送航空旅程延誤保險”的標語,將“延誤險”當成一種促銷手段。各保險公司賠償規則和額度不盡相同,以國航、南航、東航3家為例,“延誤險”都以“延誤4小時”為起賠點,東航延誤超4小時一律賠償600元,另外2家則是每延誤4小時賠償300元;賠償上限,南航最高為900元,其餘2家均為600元封頂。
記者調查了解到,大多數機票代售點或網上機票中介銷售的“航意險”不包含延誤賠償條款。在一些購票網站,“航意險”和“延誤險”被單獨列出,訂票者可自主選擇是否購買,保費多為20元。
旅客可單獨購買“延誤險”
目前已有不少保險公司單獨推出“延誤險”。平安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該公司銷售的平安航空意外險以及平安交通意外險等均可以自主選擇“延誤險”。
據了解,多數保險公司“延誤險”的規定是,由於惡劣天氣、自然災害,機械故障,罷工、劫持,航空公司超售或航空管制、流量控制等原因而導致被保險人原計劃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誤,均在賠償范圍。但是大多數“延誤險”都需要旅客自己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有的需要郵寄材料,有的需要撥打客服電話或登錄官網辦理。
記者采訪了解到,“延誤險”並不是一個新險種,2004年外資財產保險公司“美亞”推出了兩款旅游險,其中“旅程延誤”被列入保障范圍,後來多家保險公司陸續推出該險種。但由於賠付金額相對少、賠付手續繁瑣以及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延誤險”的銷售情況一直不溫不火。近來,隨著航班延誤情況日趨困擾著旅客,“延誤險”再度得到重視。同時,不少保險公司也開始簡化賠付手續。
夏季多雷雨不妨買份“延誤險”
黑龍江保監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延誤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目前在我省轄內有中國平安財險、中國太平洋財險、華安財險、中國人壽財險、華泰財險、英大泰和財產險6家公司經營“延誤險”。
市民是否有必要購買“延誤險”?平安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是經常乘飛機去天氣狀況惡劣的城市,或趕上夏季多雷雨時期,飛機經常會延誤的旅客可以購買。
黑龍江保監會提醒市民,如果購買了“延誤險”,又確實遭遇了航班延誤,符合賠付條件,保險人應及時報險並督促保險公司盡快核實。按照保險條款規定,消費者要保留好登機牌並取得航空公司開具的“航班延誤”蓋章證明材料等,以便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