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訊 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以堅定的信仰、良知與責任,面對現實,實踐著司法為民的工作宗旨,把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作為一項維權文化來精心打造。每一個興安法院人秉承“明法修德,求實至公”的院訓,身體力行,默默奉獻,在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中,立足於自身的職能優勢,強化工作措施,注重作用有效發揮,開展了一系列深受地區婦女歡迎的維權活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發揮崗位優勢,抓維權。在基層法院受理的各類案件中,民事糾紛案件佔80%多的比例,其中60%以上系婚姻家庭糾紛,由於地區女性具有“三低”的特點(文化層次低、經濟能力低、社會活動能力低),一旦婚姻家庭關系出現劇變或受到傷害,她們的生存就會舉步維艱,因此,法院在開展婦女維權工作中,立足於自身的職能優勢,找准切入點,按照市、區二級婦聯組織的要求,於2009年11月成立了“婦女維權合議庭”。合議庭由5名均為大學本科學歷的女法官組成,同時邀請6名婦聯乾部及社區主任擔任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合議庭根據本轄區案件的特點,確定出“三類”10種情形實行維權傾斜。“三類”案件是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人格權糾紛案件,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審理案件中我們堅持“賦維於審”的原則,本著想婦女同志之所想,急婦女同志之所急,對家庭暴力、贍養等婦女身處困境急需解決的案件,實行“三快”即立案快、審理快、執行快。為做好延伸服務,我們又成立一個“協調聯絡組”,組長由一名副院長兼任,負責與婦聯、民政、勞動就業、公安等部門協調有關婦女權益維護事宜;與區婦聯建立了“聯席對接”制度,對於涉及到的侵犯婦女權益案件,及時與區婦聯聯系,溝通案情,研究措施,使案件得到妥善審理。
發揮主辦作用,抓維權。婦女起訴,立案是第一站,為此,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在立案庭設立“婦女維權接待窗口”,有專人負責接待,並做專門登記,同時還制定了婦女維權審批表。為了給廣大婦女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感受到法院對婦女的人文關懷,出臺了15項便利服務措施。從提供標准的起訴狀、答辯狀書寫樣本、藥品、維權熱線電話、訴訟費減免等方面給予便利。為使廣大婦女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法律賦予婦女的各項權利,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還將《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涉及婦女權益的法律摘抄裝訂成冊,為她們隨時查閱提供幫助。如王某離婚案,當王某看到《婚姻法》第17條中規定的“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後知道了所繼承或贈與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的財產,從而明確了訴訟請求,有力地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為使快立案、快審判、快執行“三快”機制落到實處,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在立案庭又設立“速裁組”,采取調解和適用簡易程序方式快捷審理案件,實現一步到庭,當庭審判。制定了《審理婦女維權案件適用速裁程序的規定》,對適用案件類型、審判流程和審判方式進行了詳實的說明。
發揮綠色通道作用,抓維權。搞好配合、更加有效地維護好婦女的合法權益,是區維權工作領導小組對每個成員部門的一個原則要求,因此,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在配合上做文章,在辦實事上下工夫,有針對性地開展司法救助活動,對弱勢婦女實行“三為”,即:為經濟困難的婦女減免訴訟費用、為經濟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婦女免費聯系律師代理或辯護、為打贏官司的婦女執行到位。近年來,為女性當事人減免訴訟費三萬餘元,為9名受害婦女指定了律師。如:尿毒癥患者王某,從進入法院訴訟開始,先後得到免收訴訟費、快開庭等一系列司法救助及司法維護,雖然該人在開庭前一天不幸病逝,但法院依然努力做通被告工作,並以撫養案轉變為債務案的辦法使被告拿出5000元對王某母親作以補償,使死者親人得到了撫慰。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判後答疑制度,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對婦女訴訟案件涉及到的男當事人敗訴後的不理解、裁決質疑等問題,主動約談,使其帶著怨氣、怒氣來,帶著理解明白歸,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發揮創新作用,抓維權。鶴崗市興安區人民法院適用優先傾斜原則,分析和研究審理婦女權益案件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制定出審理維權案件16項優先原則,對婚姻家庭案件、婦女勞動權案件、婦女生命權案件、繼承案件等常見的案件,在法律框架內,實行優先傾斜。如在離婚案中,雙方因孩子撫養問題發生爭執,在同等條件上,優先考慮女方的意願;在財產分割中,女方做為無過錯方,在住房、撫養費、財產等方面給予傾斜。為了加大法律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維護婦女權益意識,我們在五個街道辦事處設立了“審判點”。合議庭選擇典型案件每月在各審判點巡回審判一次,邀請婦聯組織參與陪審21件(次),通過對案件的公開審理,以案釋法,教育群眾弘揚“男女平等、夫妻互敬、家庭和睦”的傳統美德,讓廣大婦女在活生生的案件中得到啟發,也使有過錯的一方受到教育。為使巡回審判辦案能夠經常化、持久化,防止合議庭走過場,每次開庭後辦事處都要在巡回開庭登記表上蓋章。如:李某離婚案,丈夫嫌棄妻子思維遲鈍,經常對其虐待,非打既趕,李某曾兩次尋短見未果,李某到法院要求離婚,我們到審判點進行開庭,庭審中法官們對李某的丈夫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促使李的丈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誠懇地向妻子賠情道歉,最終夫妻二人重歸於好。現在,夫妻二人開起主食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我們還開展了“三走進”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即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大張旗鼓地宣講婦女維權的法律知識,以“憲12.4”、“三八”維權周為契機,在轄區最繁華地段開展“法在我身邊”法律宣傳、諮詢服務,促進全社會尊重婦女、自覺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我們還開設了婦女維權服務熱線,通過電話答疑方式為廣大婦女提供專業的法律諮詢和心理疏導。熱線電話開通以來,解答諮詢達190餘人次。廣大婦女通過傾訴感受到了溫情、通過求助感受到了溫暖、通過溝通感受到了溫馨,從內心深處將法院當作可信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