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應屆畢業生奔波在各大招聘會上。
東北網7月18日訊 近期,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在哈市四所不同類型的高校對應屆大學畢業生開展就業情況專題調查。調查顯示,近四成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不樂觀。
近四成受訪者落實就業單位
調查顯示,截至6月末,有37.0%的受訪大學生已落實就業單位,並呈現以下特點:
——就業多元化。在已落實就業單位的學生中,工作單位性質為國有、私營企業和其他均佔24.3%,三資外資企業為18.9%,政府及事業單位為8.2%。
——滿意度較低。非常和比較滿意的佔43.8%,一般和不滿意分別佔46.9%和9.3%。
——專業對口差。有59.4%的學生認為一般和不對口,認為比較對口的為40.6%。
——起薪額不一。有75.0%的學生稅前月薪在3000元以下,其中1001-2000元佔到了三成;3000元以上為25.0%,其中5000元以上佔9.4%。
在回答“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時,36.0%的被訪學生認為不樂觀。當問及“在就業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時,22.0%的被訪學生認為崗位信息不足,認為求職方法技巧欠缺的佔19.0%,缺乏實踐經驗的佔17.0%,社會關系欠缺的佔13.0%,就業能力不足的佔12.0%,性別歧視的佔8.0%,其他的佔9.0%。
就業首選國企和機關
當問及“理想的就業單位性質”時,在11個選項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國有企業、黨政機關和外資企業,佔比分別為40.0%、26.0%和12.0%。與之相應,僅有34.0%的受訪大學生願意到基層和中小企業就業。從影響大學生到基層及中小企業就業因素分析看,在8個多選項中,待遇過低,提及率為54.0%;發展機會少,提及率為41.0%;不給上“五險一金”,提及率為40.0%;合法權益難以維護,提及率為32.0%。
當問及“您在選擇就業單位時更看重的因素”時,經濟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居10個多選項的首位,提及率為48.0%,單位聲譽為42.0%,個人發展前景好為34.0%。
調查顯示,大學生薪資期望普遍較為務實。在對高校畢業生薪資期望的調查中,20.0%的被訪學生期望月薪在2001-3000元,27.0%的學生期望月薪在3001-4000元,期望月薪在4001元以上的則佔53.0%,由於就業難度的加大,大學生對薪資的要求有所淡化。
大城市情結比較明顯
在回答“理想的就業地區”時,57.0%學生將直轄市或省會城市作為首選,37.0%的學生選擇非省會城市,只有2.0%的學生選擇到鄉鎮或農村,選擇國外的佔4.0%。
受訪者對創業態度較為謹慎。當問及“自主創業的問題”時,28.0%的大學生選擇想過創業,沒有想過創業的佔72.0%。而當問及“如果創業,您認為最需要的是什麼”時,小額貸款及稅收減免、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持和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推進創業教育排在前三位,提及率分別為58.0%、41.0%和34.0%。
在最認可就業項目中,西部志願者服務計劃提及率為34.0%;村官計劃以33.0%的提及率排名第二;三支一扶和應征入伍服兵役並列第三,提及率均為23.0%。
受訪大學畢業生對用人單位招聘不透明、唯學歷論現象反映強烈。要求用人單位改變唯經驗論、學歷論的提及率為47.0%;招聘程序科學規范的提及率為31.0%;選人標准要適度,防止人纔浪費的提及率為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