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環深入到雙豐局調研時強調
本報訊(記者田鳳嬌)7月17日,市長高環深入到雙豐局就棚改、農林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等情況進行工作調研。高環要求,要在新時代孫海軍精神的引領下,放大優勢,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努力實現『木業豐產,農林豐收』,加速打造生態產業示范區。
在雙豐局農科所,高環走進寒地山葡萄、藍莓、黑加侖、啤酒花、平榛及綠化苗木等多種農林作物試驗基地,看到各種作物都枝繁葉茂、長勢喜人,高環對雙豐局引進、馴化、培育各種農林作物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並要求要瞄准國際市場,因地制宜地精選品種,開展特色農林產品核心技術攻關,盡快形成規模放大優勢,使之成為生態經濟發展的助推力。在豐和小區棚改拆遷區域,高環指出,推進棚改,是責任和任務,是民生也是政治。全市各地都要搶抓機遇,克服困難,戮力同心,責無旁貸地去推動,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要緊抓施工黃金期,全面加大開工建設力度,加快征收拆遷步伐,盡快辦理開工等各項相關手續,切實把這一德政工程辦好辦實。在雙豐局家具大廈展廳,高環深入細致地觀看了琳琅滿目的家具展品,並詳細詢問家具的研發創新和市場銷售情況。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高環對雙豐局近年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她指出,通過實地調研和聽取匯報,最大的感受是雙豐局的工作有精神,有狀態,有思想,有乾勁。有困難不怕,怕就怕不在狀態,不思進取;怕就怕淺嘗輒止覺悟低,沒有抗挫抗壓不服輸的精神;怕就怕知難而退,甘於平庸。雙豐局雖然困難,但狀態是好的,精神是好的,尤其是黨政班子團結、同心協力是最好的發展基礎。這些我們都應珍惜、弘揚,真正把它變成正能量,去推動工作,促進發展,使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就下步工作,高環提出三點要求:
第一,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努力做到『木業豐產,農林豐收』。雙豐局屬於亦農亦林亦工的產業結構,生態和產業基礎都比較好,要通過走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之路,加快構建新型林業經濟體系。一要繼續在做大家具產業集群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木業豐產』。要整合品牌,引導企業聚集發展,形成專業化的產業鏈配套體系,通過提昇企業關聯度,盡快形成產業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要以家具企業『中國北方實木家具生產基地』地域冠名受名時為契機,通過成立木業產業聯盟,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面打響雙豐品牌,向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級品牌進軍。其次,要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洞察市場先機,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研發國際一流產品。要堅決杜絕樣式雷同、價位相同、原材料等同。下步,在招商引資工作上,要重點引進龍頭企業合資合作,努力拓寬銷售渠道,通過借助外腦,借網打魚,借船出海,在保留林業文化精粹的基礎上,改造提昇傳統產業,不斷增強主導產業的發展優勢。二要做到『農林豐收』。看了農林研究所,感覺很好很珍貴,希望你們管理好,發展好,真正的當成農林科學去研究,當做一門技術去研究,真正當做一個基地去試驗,使其成果能夠廣泛應用在我市的農業、綠化、美化、城市園林上。比如,可以試種油牡丹,通過馴化在伊春大面積種植,實現『牡丹花開時是景觀,牡丹花落時有收益』的雙重價值。下步,農科所在品種的選擇上一定要突出重點,抓大放小,成功推出兩至三種主打品牌,按照『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種植戶』的產業化模式,真正形成一個產業鏈條,走出一條生態化、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第二,大力弘揚馬永順、孫海軍精神,以現代版的孫海軍精神推進第三次創業。孫海軍同志是新時期的育林功臣、生態建設的楷模,是我市繼老英雄馬永順之後在全國林業戰線又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市委提出開展三次創業,其精神動力是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把自己一生奉獻給林業的馬永順精神。在三次創業、轉型跨越的實踐中,要高舉馬永順精神的旗幟,同時也要賦予它新的時代內涵,那就是『熱愛林業事業、紮根林區、林業科技無止境鑽研的孫海軍精神』,這個精神不能忘,不能丟,要用這種精神激勵廣大乾部職工積極投身於『木業豐產,農林豐收』的推進上和三次創業的主戰場。
第三,上下聯動、上下同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群眾路線教育在全國分批次進行,伊春明年2月份全面推開此項工作。前天,市委召開常委會議,按照愛文書記的要求,我們黨員乾部要先學習,先對照,先整改。重點在防止『四風』,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上整改。要嚴格按照黨中央所提出的八項規定,市委提出的九項紀律21條和群眾工作的33條去推進。在推進中要做到『三實』,即求實、務實和落實;發揚『三創』精神,即創新、創造和創業;做好『三講』,講合作、講學習、講大局。全市各級領導乾部都要深入開展大下基層、服務群眾活動,走進基層第一線、走到群眾之中,聽取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呼聲,對照群眾的意見找差距,對著群眾的要求去整改,去工作、去落實。
林管局副局長白波,林管局副局長、市政府秘書長范慶華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