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2日開工,48天主體建築封頂,9月底將完工……
建築面積7200平方米,可以容納1500名學生就讀的我省援疆項目——阿勒泰地區青河縣龍江小學,在當地群眾熱切期盼中,以驚人的速度在『長高』。日新月異的變化,正是我省『急當地所急,援民生所需』援疆宗旨的集中體現,更離不開我省援疆乾部心血、汗水的精心澆罐。
有著6.4萬人口的青河縣,原來只有一所中學、一所小學。當了九年教育局長的王忠無奈地告訴記者:『原來小學的條件太艱苦了,課桌都挨到了黑板,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受影響。』他說,隨著『定居興牧』、『安居富民』工程的發展,農村人口越來越向縣城集中,現有的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教學質量也受到嚴重影響。
再苦不能苦教育。我省在援疆工作中始終把教育援疆作為『重頭戲』。了解到青河的現狀,省委省政府決定,計劃外追加援建青河縣龍江小學項目,讓受援地區的孩子們在最好的環境和條件下受教育。
『今年就能搬進新校捨了!』二年級學生的家長王莉激動地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經常來工地周邊轉,看著這所學校天天「長高」,就像一顆種子開出一朵希望之花,孩子們有福了!』
由哈爾濱市援疆隊伍承擔的龍江小學建設項目,是整個小學建設項目的一期工程,其中我省預計投資2000萬元建設學校的主教學樓。以任洪章為首的哈爾濱的援疆乾部沒有辜負省委省政府和受援地區人民的信任,他們以驚人的『哈爾濱速度』,把這個從開工伊始就承載著當地各族群眾熱切期望的民生項目,建設得高效率、高質量,不僅為當地留下一座標志性建築,它還是兩地人民友誼的永久見證,更對受援地區教育資源整合、教學質量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八級抗震,九度設防,按國家最高標准交付。這是承擔建設任務的哈爾濱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堅持的原則。項目負責人、援疆乾部侯英輝告訴記者,援疆前線指揮部對學校的進度、質量等各方面都提出嚴格要求。審批環節的規范化、建築材料的質量、甚至門窗的保暖度、樓梯踏板的安全性等細節都考慮周全。『為了盡快審批這個項目,任縣長在零下40攝氏度的天氣,一天跑了審批部門三趟!』哈爾濱市的『俯身抬頭』、『吃三睡五乾十六』的工作精神在任洪章、侯英輝等援疆乾部身上得以充分體現,令受援地區乾部群眾敬佩不已。
援疆乾部任洪章告訴記者:『這個項目,關系到受援地區的未來,關系到兩地人民的友誼,責任太重大了!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好的教育成長環境,讓援疆成果惠及新疆各族群眾,我們怎敢懈怠!』
為了保證質量,哈爾濱援疆指揮部最多的時候從哈市調去170多人的建築隊伍。工人們克服時差困擾,24小時三班倒,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站在即將竣工的學校主樓前,青河教育局王忠局長激動地談起了未來的打算:『建立全新的機制,新學校一定要辦出特色,不辜負龍江人民的無私援助。』他一一細數著:首先解決師資短缺問題,公開招聘優秀師資人纔,競聘上崗,留住人纔;要調整結構,推進撤點並校,讓農牧民的孩子享受平等義務教育……
在戈壁灘的夕陽中結束了采訪。回望即將竣工的龍江小學樓體,深感它是當地各族群眾心中的友誼之碑、希望之碑,也是我省援疆乾部向全省人民交上的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