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7天40個電話竟然要不來一份『合法的大排檔名單』
2013-07-23 08:36:2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7月23日訊 今夏,冰城大排檔的整治行動動靜很大,動作也很大。黑龍江日報今日點擊版也持續跟蹤關注。記者在采訪中看到整個整治行動是按時間表有序進行的:15日,業戶申報工作結束,有595家大排檔獲得審批。20日,無手續大排檔進入“取締”階段。說實話,這是一項“得民心”的民生舉措。在現今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的情勢之下,作為每年夏季冰城百姓最愛流連的燒烤大排檔,如果能有一份經過相關部門備案監管、審批合格的“美食地圖”的話,百姓也就更放心了。於是,當冰城595家大排檔獲得審批的消息在本版刊發後,很多讀者都致電本報編輯部,希望能知道具體的大排檔名稱、位置。記者也在第一時間就積極向相關部門了解情況。但就是這樣一個積極正面、服務民生的報道,記者卻在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中,費盡周折:從15日開始,記者開始采訪相關部門,希望拿到取得合法經營資格的595家大排檔名單。19日,記者得到反饋已經有大排檔經營業戶拿到了市城管局、市執法局以及區政府部門聯合頒發的街路餐飲大排檔審批公示板,但向相關部門了解時還是無功而返。

  記者細心梳理了一下,從15日開始的7天時間裡,記者持續跟進采訪,打了40餘個電話,還是沒有拿到595家獲得經營資格大排檔業戶中的任何一家店的名字。采訪中,無論是市城管部門還是個別區的城管部門其實都給予了記者回復,只是這一個個回復並沒有一條實質有效的信息,相反,蘊含其中的卻是各種耐人尋味、諱莫如深。

  有關部門為啥如此糾結一份名單

  15日,記者致電哈爾濱市城管局詢問街路餐飲大排檔整治情況,希望了解到底有多少家業戶取得合法經營權。當時工作人員給記者的答復是,當天將傳給各家媒體通稿,主要內容是共有595家街路餐飲大排檔取得合法經營權,並會獲得審批公示板,隨後就將陸續發放,下一階段將對沒有取得合法經營權的大排檔進行集中整治。記者隨即連續采訪,詢問這些合法大排檔的具體名稱,即名單。哈市城管局的答復是,他們只負責收集數字,具體名單都在各區城管局。

  因為本報一直在關注大排檔問題,不少讀者網友也希望能有一個“放心托底”的美食參考。於是記者也想從服務百姓的角度整理一份“燒烤指南”。記者連續打了很多電話,終於在上周得到了道外區城管部門和道裡區城管部門的回復。

  道外區城管局對記者說,大排檔整治行動由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負責,名單在城管行政執法局。而城管行政執法局告訴記者,城管局負責審批,所以名單在城管局。經過記者軟磨硬泡,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終於吐口說,看看有沒有備份,但要請示領導纔能給記者最終回復。但記者等了兩天還是沒有等到名單,原因很“威武”——“局長不感興趣”。記者說,這是新聞采訪,公眾的知情權與某些人感不感興趣是兩回事。22日,記者再次給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局打電話時,該工作人員稱,主管領導一是不感興趣,再者單位最近事情特別多。說了半天,記者明白了,就是名單給不了。

  而道裡區城管局在上周記者的幾次采訪中,給記者的答復明顯“有技術含量”了——“名單正在統計,還不方便給記者,以防名單有變化”。記者問,不是審批已經截止了嗎?怎麼還會有變化?該工作人員沒有給予正面回答。記者22日再次致電道裡區城管局時,城管局一名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負責具體工作的部門電話。記者當日上午和下午兩次撥打這個電話,上午得到的回復是主管領導不在,下午差不多能回來。下午又回復記者名單正在統計,領導去開會了,他(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只是接電話的,什麼都不知道。

  從15日到22日,只有周日記者沒有打電話采訪相關部門。7天的采訪過程,一個問題記者打了40餘個電話,一份名單,記者和城管部門不同的工作人員復述了不知道多少次,還是沒能要來這份名單。記者困惑了,要說要一份不合法經營的大排檔名單屬於負面報道遭遇梗阻都在意料之中,可是為啥一次整治行動中,都已經進行到給合法餐飲街路大排檔發審批公示板了,卻還不能公布名單呢?這其中的諱莫如深到底為什麼?

  獲批業戶

  為啥有證還要使勁捂著

  和一份糾結的名單相比,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那些通過審批的大排檔業主中不少人都閃爍其詞,因為他們不想讓記者知道,到底通過審批交了多少錢?這些錢是什麼費用?

  記者一直關注著冰城大排檔的整治行動,一方面關注主管部門的動作,一方面也對經營業戶進行了跟蹤采訪。這其間,有業戶積極主動聯系記者說,他們家的大排檔通過了審批,希望媒體幫宣傳下,這樣就能名正言順招攬生意了。但是當記者問到審批時他們提交了什麼樣的手續以及是否交費時,他們都不願多談。只有一家大排檔像說一件隱私似的,小聲告訴記者,他家交了近萬元,但是不能告訴記者這部分費用是什麼名目。只一再對記者強調,希望這點千萬不要報道,即使報道也不要提是他家說的,而且有些費用他也說不太清楚。他一再強調,乾這麼多年買賣了,最懂得處事方法,那就是人家對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咱們也不能在費用明細上太較真,這樣大家都不方便。

  正常情況下,無論是何種支出,交了錢是一定要有票據的,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名正言順”去審批的大排檔業主不願意提那些“名正言順”的費用,而且態度很含糊,生怕別人知道他家交了多少錢似的,而且像藏秘密一樣使勁捂著收費信息。

  無證業戶

  為啥“放挺”還那麼仗義

  采訪中,記者很疑惑,這份“好”名單到底有多不受人“待見”,讓城管部門和大排檔經營業戶都三緘其口。答案始終得不到明確的信息。那麼一些沒取得合法經營資格而且也不主動報批的大排檔是不是“旁觀”了些什麼門道呀?記者打算問問究竟。

  記者采訪哈市南崗區一家經營燒烤涮的大排檔業戶時問道,你家知道大排檔要“持證”經營嗎?他告訴記者,知道啊。記者問,那你家提交申請手續了嗎?他卻說,沒人告訴我家啊。記者接著問,那你家不怕真被取締嗎?這次老板給的回答很耐人尋味。這麼多年了,我家經歷了多少回整治了,每次都照樣開著。主動申請和輪到我家再說基本一個意思,無論怎樣我們也都有“應對”的辦法。再說了,凡事都好商量,有商有量纔能雙贏。接著還頗為神秘地告訴記者放心,他可以打包票,即使沒有申請,他家在這次行動中依然會毫發無損。而還有一些同樣“堅挺”的大排檔業主對記者說,等城管部門整治完大排檔,燒烤季也就過去了,一拖二拖不就“免單”了嘛。

  一個本以為通過正常溝通就能得到的大排檔名單,卻承載了太多不能說的秘密。這秘密不單單是不公布一份合法經營大排檔的名單,也不僅僅是個別業主不能說的“收費”秘密,更不是不申請業戶的“硬挺”絕學。記者的連續采訪,得不到答案,不知道有沒有“門清兒”的人來點撥一下。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