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6日訊 上半年以來,七臺河市農委以實現農業加快發展、農村穩定繁榮、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打出六套『組合拳』,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打實農民增收基礎。面對嚴重的春澇、氣溫低、回暖晚等不利局面,全力抓好『抗春澇、保春種』,截至5月底全市大田播種全部完成,水稻在6月前全部完成插秧。截至6月12日,從苗葉齡上判斷,苗情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年。優化種植結構,玉米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8萬畝,大豆面積比上年減少15萬畝,水稻種植面積27.61萬畝,去年水改旱的地塊今年全部恢復為水田。為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從2月下旬開始,組織科技人員先後深入鄉鎮、村屯進行水稻扣棚、育苗、活雪散?搶播等各項技術指導,直接和間接培訓指導農民上萬人次。
優勢產業初具規模。全市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2.85萬畝,棚室果菜面積計劃新增2.5萬畝,目前已經落實棚室面積1300畝。特色經濟作物逐步向規模化、集群式發展。漁業發展勢頭良好,漁業放養面積完成774050畝,休閑漁業完成4480畝,無公害養殖完成56920畝,馴化養魚完成5700畝。
提昇產業化水平。落實四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推進項目,黑龍江雪鳥食品有限公司項目近期投入運行,下半年項目將累計完成總投資15550萬元。勃利縣五方種豬場新建1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及年屠宰加工生豬20萬頭項目總投資11930萬元,預計12月完成工程建設。黑龍江盛昌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項目設備已到位,江西正邦集團在金沙新區的生豬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在哈洽會上,五方種豬場的豬肉系列產品、三勝合作社的有機雜糧等贏得眾多中外客商青睞。1-5月,全市農產品直接出口額實現348.1萬美元,同比增長37.12%。
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80個以上,全市土地流轉總面積為103.9萬畝。深入推進農業保險工作,今年預計完成農業保險參保面積210萬畝,並積極開展農村人身保險。各區縣『強鎮擴權』改革初見成效。多渠道組織勞務輸出,截至5月末,全市已轉移75748人外出務工,實現勞務收入48201.4萬元。
助力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各項政策向中心村傾斜,並申報了包括農田設施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50個項目,已有7個項目開工,總投資350萬元。市級重點村建設中,紅光村新建的8棟2萬多平方米農民公寓7月竣工,紅勝村的特色觀光農業項目預計10月份一期工程完工,長興鄉以土地置換的形式在鄉政府所在地建4棟農民公寓項目已與開發商達成初步協議,宏偉鎮富山屯向寶山屯搬遷工作初步完成。
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上半年,全市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640人次,車輛110車次,受理和查處案件9起,罰款4萬元,確保了春耕生產順利進行。加強農產品市場檢測,上半年共抽取樣品1000個,合格率達99%。加強信訪維穩工作,上半年受理糾紛4起,農民得到8萬元補償。農業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農廣校中專招生113人,超額完成省校下達指標。加強農業信息服務工作,上半年共接打12316『三農』熱線1250餘次,專家解答500餘次,熱線聯系農技服務車下鄉現場諮詢服務達17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