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控形勢嚴峻
2013-07-27 09:43:5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據植保部門監測,我省今年水稻穗頸瘟呈現大面積暴發流行態勢,玉米三代黏蟲、稻水象甲局部疫情等也給糧食生產安全帶來挑戰

  黑龍江日報7月27日訊 26日在五常市召開的全省水稻重大病蟲防控現場會提出,當前我省已經進入水稻穗頸瘟和玉米三代黏蟲防控的最緊迫時期,各地務必在前段工作的基礎上,采取科學有效防控措施,做好水稻稻瘟病、玉米三代黏蟲、水稻水象甲等重大病蟲的防控工作,確保全省糧食生產安全。

  水稻是我省第二大糧食作物,產量佔全省糧食總產量近40%。目前,全省水稻已進入減數分裂期,有的開始抽穗,總體長勢喜人。然而,據植保部門監測,今年水稻穗頸瘟呈現大面積暴發流行態勢;後期如氣象條件有利,玉米三代黏蟲的發生程度將重於去年,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極大;稻水象甲局部疫情形勢也很嚴峻,為水稻安全生產帶來很大挑戰。

  據全省440個稻瘟病鄉村監測點監測,7月1日我省田間始見水稻葉瘟病中心病株,早於常年5天。總體看,目前稻葉瘟發生程度輕於常年,但部分縣份病情發展迅速。截至7月24日,全省稻葉瘟發生面積已達84.3萬畝。6月下旬以來,全省降水頻繁,為稻瘟病菌的侵入和增殖擴散提供了有利的氣象條件;如果近期再出現連續陰雨或霧露天氣,山區、半山區等較冷涼的水稻產區,以及南部和東部種植中晚熟品種、生育期相對拖後的地區,水稻穗頸瘟偏重發生的幾率也會加大。特別是很多葉瘟發生不重的地區,穗頸瘟卻可能嚴重發生。

  會議強調,當前,已經進入穗頸瘟防控和三代黏蟲監測的最關鍵和最緊迫時期。各地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礎上,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務求防控工作取得成效。一要搶抓有利時機,做好穗頸瘟預防。穗頸瘟預防適期短暫,有效時間僅有10天左右,各地要充分調動有限的防控力量,有重點、分主次開展噴藥防治。在防控地塊上,對已發生葉瘟、感病品種、偏施氮肥、高密度、高產等重點田塊,優先防控,全省稻瘟病統防統治面積力爭達到1000萬畝以上。在防控時段上,要抓住孕穗末期(破口期)和齊穗期這兩個關鍵時期,分別噴藥預防。若噴藥後五小時內遇雨還要及時補噴,以確保預防效果。在防控藥劑上,對未發生葉瘟病的田塊,可使用藥劑預防穗頸瘟;對已發生葉瘟病的田塊,要采用咪鮮胺、稻瘟靈等藥劑,既有效控制葉瘟病,又有效預防穗頸瘟。在作業時間上,要避開水稻揚花時噴藥,並盡量選擇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後,防止出現藥害及影響水稻授粉。同時,對貪青和生育進程拖後的地塊,可結合促早熟葉面肥的噴施,降低生產成本。

  二要加強田間調查,適時防控玉米三代黏蟲。三代黏蟲多在田塊內部點片發生,田外不易發現。因此,要發動農民深入玉米田內查田。在防治時期上,一定要抓住幼蟲3?4齡期,及時噴藥,並要確保玉米棒三葉完整,保住後期營養功能葉。

  三要密切監測預警,科學防控稻水象甲。稻水象甲是我國重大檢疫性害蟲,其危害一般可使水稻減產20%,而且防治困難。防控稻水象甲首先要准確、全面調查監測,做到早發現疫點,早治理、早撲滅。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