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火奪去了黑龍江省海倫市聯合敬老院11人的生命。公安機關通報稱,現場勘查與火因調查確認,這場火災是一起人為放火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王貴因懷疑隔壁老人偷了自己的200元錢而縱火,已被燒死在現場。
專家表示,敬老院縱火案說明在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重視養老院住院老人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狀態,從源頭預防極端事件發生。
國家老齡委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2億。民政部也曾發布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到『十二五』期末,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越來越多的老人將在養老院這個集體的『家』中度過晚年,安全是首當其衝的問題。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老年問題專家郝麥收說,我國在政策上一直非常重視養老院的硬件安全,細致到如樓層高度等要求,養老院也一直是消防等安全檢查的重點。
郝麥收說,此次事件當引起最大的反思還是在『軟件』方面,『養老更須養心』。他表示,目前對養老院老人的心理關注、乾預機制幾乎還處於空白狀態,『必須重視掌握老人的心理動態。他們的委屈、憋屈,藏在心裡的暗火,一旦不加以控制就會引發明火』。
上海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周海旺說,經過多年的個人家庭生活後,突然又進入集體生活,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由於客觀條件所限,一個房間裡可能同時住著幾位老人,『有的人要看電視,有的人要睡覺,有的人要抽煙,且很多老年人性格較固執,互相間很容易起衝突和矛盾』。
目前,一些高校學生團體、社工機構、志願者團體會定期到養老院進行交流、關懷。周海旺說,上海一些街道辦的養老機構,也會定期與之互動,哪怕小到請他們來給老人理發這樣的事,都有助於改善老年人心態。郝麥收則認為,這樣的心理諮詢、乾預工作並沒有正規化、定期化,也沒有納入相關制度政策,甚至出現走形式的情況,亟須專門的心理輔導。
隨著公立和私立養老院數量的迅猛擴張,老人安全的直接關系人——養老院從業人員的境遇也須引起關注。周海旺說,很多從業人員薪資低,但工作時間和強度極大,這是養老機構的一大隱患;而從業人員很少接受過正規培訓,綜合素質也亟待提高。郝麥收也表示,很多養老院都沒有設置心理乾預的崗位,『甚至認為配備心理諮詢師是浪費資源,而這次悲劇則發出了強烈的信號』。
『養老院的老人本就缺失了一部分天倫之樂,有的老人甚至會用「蹲監獄」、「被關起來」的說法形容自己的心態,這十分危險。』郝麥收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