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9日訊 7月份,涼快的哈爾濱擠進越來越多的南方客,雖然賺了一把“熱”錢,但專家說,賣涼快我們吆喝得還不夠。
天賜涼機,冰城喊你來避暑
這個7月“夏都”有點“擠”
想來哈爾濱開展會的,恐怕要排到半個月後了,現在的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一個空閑的展廳都沒有。

全國高溫區域分布圖(7月28日20時—29日20時)高溫(35℃—37℃)高溫(37℃—40℃)高溫(大於40℃)中央氣象臺發
7月是傳統的會展旺季,但今年7月旺得有點反常了。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哈洽會結束後,會展中心已經連續舉辦了10個展會,基本是無縫連接。展商們為了能搶到展廳,爭得不可開交。展會規模也遠超往年,展覽面積達20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20%。也許是受了哈爾濱涼爽天氣的刺激,南方展商紛紛紮堆來哈辦展。
來哈爾濱辦展、參展的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是來避暑的普通游客。上周,哈爾濱火車站平均日發送旅客36萬人,最多一天達38萬人,正常情況下只有30萬人左右。哈爾濱鐵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鐵路運輸規律,日發送旅客量和到達旅客量基本持平,也就是說,上周通過鐵路來哈的游客,每天增加6萬人。
民航方面,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上周每日到達乘客3.4萬人,比平時增加6000多人。
進入中伏,南方城市不停地刷新著高溫紀錄,一副不到40℃都不好意思喊熱的樣子;同一時間,哈爾濱卻是小風兒涼颼颼。南方客借著各種由頭跑到哈爾濱避暑,“夏都”也借天賜“涼”機賺足了鈔票。不過,以“涼”引朋只是靠天吃飯,要做避暑經濟,哈爾濱得打造一個“最好的夏天”。
涼爽天氣引來南方避暑客
對於商家來說,每天到哈的這40餘萬人,蘊藏著巨大商機。哈鐵國旅集團接待中心總經理趙罡告訴記者,上周哈鐵國旅接待游客890人,比平時增長近50%。
趙罡說,哈鐵國旅入夏便已經在江浙、京津、廣東等地投放了大量廣告,推介哈爾濱夏季旅游產品,哈爾濱涼爽的天氣則讓這些推介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今年最大的特點是,吸引了很多湖北和雲南的游客,能把旅游大省的人拉到哈爾濱來旅游,涼爽的天氣也許是原因之一。
從全市范圍看,趙罡估計哈爾濱每天接待的團隊游客量應在5000人以上,“南方游客來黑龍江,不會只在哈爾濱一個地方玩,他們肯定還要走其他線路。拿最火的哈爾濱到海拉爾的線路來說,每天三趟列車,都是滿滿的,這就是近2500人。”
5000游客會給哈爾濱帶來什麼?哈鐵國旅集團總經理楊科告訴記者,一個普通游客在哈爾濱停留一天平均要消費300元,5000人就是150萬元。世界旅游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每增加一個游客可帶動6.5個就業,“旅游與120個行業相關,所以說,它創造的是無煙GDP。比如說房地產吧,哈爾濱人都去海南買房子,自然也有海南人來哈爾濱買房子避暑。”再說,還有那麼多自由行的呢。
冰城要做“最好的夏天”
楊科承認旅游對於經濟的巨大拉動作用,這個7月發生的一切好像在證明,天賜“涼”機攪熱了冰城避暑經濟,但楊科認為現在談避暑經濟為時尚早。
“目前還沒有形成真正的避暑經濟,國人的休假意識還沒有發展到這個層次。旅游不是避暑避寒那麼簡單,今年南北巨大的溫差對哈爾濱旅游有沒有促進?有,但很小,這種促進只限於那種在哈爾濱有親友的南方人。”楊科一直在強調一個概念,要打響哈爾濱的夏季旅游品牌,不能做冷熱文章,要做“最好的夏天”。“冬天去海南的都是老頭老太太,你會因為太冷去避寒嗎?同樣,南京、上海雖熱,人家可以呆在空調房,為什麼非來哈爾濱呆那麼三五天呢?想吸引他來,一定是你有好玩的東西。”
楊科說,最近幾年,哈爾濱的夏季旅游已經做得不錯了,“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極大地豐富了哈爾濱旅游產品,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宣傳和推介的力度還不夠,“主要是周期太短,比如我現在告訴你周末上海有個非常好玩的活動,你去得了嗎?去不了,你沒這個計劃。‘哈夏’也是一樣,應該每年3月冰雪節結束後,就到南方持續不斷地宣傳,你總得讓人有時間把手頭的工作安排好再來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