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30公裡殘土污染帶成哈市『頑疾』 每年4月至10月最嚴重
2013-07-30 07:54:43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焱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環衛工在愛興路工地入口清理殘土

  環衛工:清理30米就得乾2個多小時

  哈市人大代表建言:在工地安視頻監控系統從源頭加強監管

  生活報7月30日訊 時下,夜深人靜的哈爾濱街頭,不時有殘土車呼嘯而過,留下的是大片大片散落的殘土。一堆堆殘土像狗皮膏藥一樣粘在路面上,不僅污染了環境,也給行車安全及市民出行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哈市已形成從道外二環路全線到松浦大橋往松北世紀大道方向,由城鄉路到公路大橋往松北方向兩條長約30公裡的嚴重殘土散落污染帶,每年4月至10月殘土散落最嚴重。接受采訪的哈市人大代表、哈爾濱市民、環衛工人均表示:殘土車沿街散落殘土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趙博/制圖

  現場

  200米路段每天清出

  四五手推車殘土

  以愛建路為例,因清理殘土、衝刷路面,500米長路段,每天要耗費50至60噸水,大型作業車輛6臺;沒被殘土污染的路面,只需要1至2噸水就夠用了。

  29日9時許,記者來到位於道裡區愛建商圈的一處工地,從上海街與愛建北路交口進入愛興路,人行道上的步道板被衝洗得非常乾淨,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黑色瀝青路面上卻覆蓋著一層黃土,越臨近工地門口,黃土痕跡越重。

  在此作業的環衛工人張健康告訴記者,他們都是道裡清潔大隊八中隊的,早上3點半就上崗了,因為這裡有工地,一小段200米路,每天要清出4至5手推車殘土。記者注意到,他們使用的小鏟和鐵鍬都卷刃了。“清理殘土挺費工具,我都不知道換幾茬了!”張健康無奈地說。在附近居住的市民王女士說:“殘土車可得管管了,地上都是土,下雨天,一踩一腳泥;晴天,風一刮落得滿身都是灰。”

  在此作業的其他環衛工人表示,這些殘土都是殘土車散落下來的,前車散落的殘土被後車軋後,像膏藥一樣粘在路面上特難清。“得用鐵鍬使勁剁成小塊,再拿小鏟一點一點戧,30米長的路段,得乾2個多小時。”張健康說。

  負責這片區域清掃保潔工作的道裡區清潔大隊八中隊隊長楊雅玲說,愛興路到愛建北路、愛建路、河潤街,一直延伸到公路大橋沿途都有殘土散落。愛建商圈的幾處工地讓這裡環衛作業的人力、工具消耗和用水量都成倍增加,有時,還會因為散落殘土多,排矩陣作業的清洗車輛工作延後還會影響交通。


  污染 市區兩條殘土污染帶綿延30公裡

  一到雨天,被軋實的殘土死死粘在地面,雨水一衝到處都是泥水,清理起來是平時工作量的3倍。

  記者從哈市各區了解到,四大主城區都存在不同程度殘土散落問題,哈市已形成了從道外二環路全線到松浦大橋往松北世紀大道方向,城鄉路到公路大橋往松北方向兩條長約30公裡的嚴重殘土散落污染帶。

  南崗區為殘土散落污染程度最輕的城區,一方面是工地少,另一方面殘土車經過這裡時,沿途已散落得差不多了。

  道外區提供的北環路全線殘土污染情況記錄表顯示,從6月23日到7月29日,重度污染2天、中度污染13天、輕度污染22天。重度污染需要出動10臺洗掃車、4臺水車,30人同時作業3個小時;輕度污染也要出動6臺洗掃車、3臺水車,10人連續乾2個小時以上。

  建言 在工地出入口安裝“電子眼”

  可為工程建設保留第一手施工影像資料,提高管理效率,從源頭切實對殘土車加強監管。

  整治殘土車,哈爾濱多年來一直在努力。2011年哈市就出臺了《建築施工殘土管理規定》,明確規定,施工現場進出通道口路面必須進行硬鋪裝;建築施工殘土運輸車輛必須密閉運輸,裝運時不准超高、超載。去年,哈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還啟動了建築垃圾專項整治工作,在全市路面和各基建工地整治無硬鋪裝工地及超高、帶泥殘土車,對存在嚴重問題的工地責令停工,並上限罰款1萬元。但從目前看,始終未能擺脫管一陣好一會,一不抓殘土車立即沿街散落的“頑疾”。

  哈市人大代表陳利銘建言,在建築工地出入口塔吊上安視頻監控系統,利用“電子眼”等科技手段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進行監督,一方面可對工地文明施工等方面進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為工程建設保留第一手施工影像資料,提高管理效率,從源頭切實對殘土車加強監管。

  哈市主要殘土污染線路他山之石

  其他城市這樣治理殘土車

  深圳:拉運車輛密閉加蓋

  2000年成立了市渣土排放辦公室,全市6個區也成立了渣土辦。渣土辦執法人員有權對拉運渣土車輛進行檢查,發現其違規行為有權進行處罰。2003年初要求進入市區的拉運渣土車輛全部實行密閉加蓋,否則,交警部門不予發放渣土運輸准運證。

  長春:拉運前必須審批

  殘土拉運之前,建築工地及運輸車隊必須到主管部門審批,確定行車路線、拉運時間、消納場所。在長春市周邊確定了7處殘土消納場所。2004年要求市內營運的殘土拉運車輛實行密閉化改裝,否則不准上路拉運殘土。

  沈陽:指定行車路線

  要求施工工地辦理殘土排放手續,指定行車路線及傾卸場所;對拉運車輛實施資質認定,辦理准行證;對超高、超載、沿街撒落、偷卸殘土的拉運車輛予以重罰,每臺車最高罰額1萬元。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