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訊 在大慶,您可以享受到舌尖上的『綠色食品盛宴』。大慶這片沃土,盛產優質小米、雜糧、大米,有非轉基因大豆油、玉米胚芽油,還有國內行業領先的伊利乳制品和金鑼肉制品,棚室裡結出了品質一流的火龍果、牛奶番茄、提子、葡萄和有機蔬菜……
日前,記者從市工信委了解到,我市共有食品企業362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5戶。在這些企業中,杜爾伯特伊利乳業公司銷售收入超20億元,大慶乳品廠公司、大慶金鑼肉制品公司、天泰生化科技公司、林甸伊利乳業公司銷售收入超5億元,黑龍江省天源食品有限公司等24戶企業銷售收入超億元。
大慶天圜公司的『日月星』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有9戶企業的注冊商標為省著名商標,有23戶企業的注冊商標為市知名商標。食品行業中,省級名牌產品企業達到17戶。截至目前,全市獲得三品(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標識的產品有480個,其中綠色食品63個、有機食品28個、無公害農產品389個。
據了解,去年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收入為312億元,其中綠色食品產業經營收入達245億元,佔78%。而就在5年前,綠色食品產業經營收入還不到百億。
我市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項目的拉動,大項目是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產業的動力源泉,而大刀闊斧地上項目,意在培植龍頭企業,並通過龍頭企業實現初級農產品精深加工,打綠色品牌,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在扶持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我市還根據區域的資源優勢建設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如今,杏山農畜產品加工園區、德力戈爾園區、大廣綠色食品園區、新河玉米園區、空港馬鈴薯園區等一批以資源優勢為主導的綠色食品產業園拔地而起,推動了全市綠色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
市農委綠色食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現有『三品』基地面積600萬畝。為推進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一體化整體推進工作,我市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全市無公害基地實現了農業投入品使用控制、監管的整體推進;實現了標准化生產、規模化管理的整體推進;實現了生產技術檢測水平、監管能力的整體推進等。
為確保『三品』質量安全,維護『三品』質量聲譽,我市始終在『三品』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加大監管力度不放松。市綠色農產品檢測中心上半年對市場經銷的『三品』先後抽樣350多個、1300個批次,合格率達到98.7%。
正因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大慶綠色有機食品已經叫響省內、揚名國內、走向國際市場。
肇州的龍海鶴天牌醬仔鵝系列產品,早在2001年就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得A級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產品已銷往哈爾濱、長春、大連、沈陽、北京、上海等地,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
依托肇州農畜資源的豐富條件,百森建立的無公害綠色基地是全綠色食品產業第一鏈,生產的八寶粥、桂圓蓮子粥等已經成為消費者的新寵。已經叫響品牌的肇源小米,因產於松嫩平原沙性土壤,擁有米粒大小均勻適中、色澤金黃發亮等諸多優點,一經投放市場,便成為消費者眼中的『搶手貨』。
杜爾伯特吉禾乳業生產的豆粉、豆奶粉、核桃粉、黑芝麻糊及蛋白型固體飲料等已遠銷至東南亞、北美洲、非洲等地;大同區的各類果蔬品種,包括香瓜、油桃、葡萄、提子等,也在夏季市場上走俏。
『大北島、小北島,吃了都說好』的廣告語在消費者中廣泛流傳,北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各種水果口味的冰棍,除了站穩龍江市場,還打入了吉林、遼寧和內蒙等外省市場。
大慶正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和不斷昇級的產業優勢,為市民和游客准備一場『綠色食品盛宴』。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