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價格大起大落,但市民對黃金仍情有獨鍾。
東北網7月30日訊 近日,上海的老鳳祥、老廟黃金等多家金店因涉嫌操縱上海市場的黃金零售價格,正在被國家發改委調查。有報道稱,此次調查主要針對的是由上海黃金協會牽頭制定的《上海黃金飾品行業黃金、鉑金飾品價格自律實施細則》中,金店在對所售黃金、鉑金產品進行定價時,均不允許超過協會所約定“中間價”的正負2%或正負3%。長期以來,上海地區的黃金飾品價格高於北京、廣州等其他城市。那麼,哈爾濱的金店是否有此類情況?
各金店價差明顯
昨天,記者走訪我市部分金店。“周生生”、“周大福”、“老鳳祥”三家品牌金店當日的價格驚人相似,金飾價格分別在350元/克、351元/克、348元/克,均不含工費。
不過,除此之外,其他品牌金店的千足金首飾價格差異較大。在新一百商場內,“中國黃金”價格為329元/克、“哈東祥”為329元/克、“千葉”351元/克、“六桂福”330元/克;在中央商城內及周邊的金店,“金至尊”350元/克、“香港珠寶”351元/克、“黎明黃金”338元/克、“千福珠寶”306元/克;秋林公司商場內,“周大生”318元/克、“六桂福”318元/克、“金伯爵”298元/克、“東祥金店”298元/克、“華美金店”308元/克。以上這些價格均不包含工費,記者調查發現,價格差異高達53元。
按照這些金店的以上數據,假設我市黃金首飾品也有一個“中間價”,那麼,這些金店的金價均已經超過了上海“中間價”正負3%的范疇。此外,根據中國金幣總公司分支機構、特許零售商之一的黑龍江銀豐黃金提供的當日黃金銷售價格“280元/克”來分析,我市部分金店銷售的千足金,價格普遍在零售價的1.06倍至1.25倍之間。
百家金店自主定價
“協會對我省的金飾企業價格並不乾預,完全是企業自主定價。”黑龍江省金銀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游迪告訴記者,我市共有百餘家金店,各品牌金店都是根據國際金價的波動調節市場價格。不同金飾品牌,含金量不同、貨源不同、經營成本各異,因此,都會產生不同的金價。
記者發現,我市金店多數都采取“金價”+“工費”的方式銷售黃金首飾。對此,游迪表示,這種“價費分離”機制,協會並未有要求,都是金店自行推出。
記者從“六桂福珠寶”、“周大生”、“中國黃金”等金店了解到,各品牌的不同門店所銷售的黃金飾品價格,除了參考國際金價外,還會根據門店所在區域的消費能力、商場的促銷活動等因素而定價。
隨後,記者又諮詢了哈爾濱市工商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分局。該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已經聽說了上海的“控價門”事件,但是,目前並沒有接到上級政府部門授權調查當地金店的通知。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物價局對各個金店黃金飾品的定價並不乾預,但是,如果企業之間出現暗地協商定價進行價格壟斷等行為,物價部門則會介入調查。
行業未來面臨洗牌
上海金店“控價門”究竟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些金店在‘中間價’的指導下,幾乎可以不必承擔原料價格波動的風險,所銷售的每克黃金都覆蓋了成本價格。如此一來,消費者很有可能在國際黃金價格下跌時,買到價格相對較高的黃金飾品。同時,在價格統一的情況下,品牌較小的企業將難敵大品牌的影響力,很快會被市場所‘驅逐’。”業內人士表示。
雖然我市黃金飾品價格被操控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上海“控價門”或許會影響整個黃金飾品市場。哈爾濱商業大學商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姚鳳閣認為,受“控價門”事件影響,黃金首飾行業必然會在一兩年內開始洗牌,一些實力弱、服務差、違反市場正常競爭秩序的企業勢必被清理出局。
“現在黃金飾品的定價並不透明,而且,消費者對黃金的了解程度不高。就拿投資來說,一些消費者喜歡投資黃金飾品,但是,它的變現渠道沒有金條多,回購價格也沒有金條高。”姚鳳閣表示,“‘控價門’未必是件壞事,或許能讓消費者理性對待黃金飾品這一特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