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0日訊(劉加勇 記者 侯巍)牡丹江市利用本地區冬季漫長和口岸優勢特點,大力發展棚室蔬菜,提高農民增收幅度。去年,農民收入在全省奪得十連冠,人均純收入達到12990元,增幅16%的基礎上,今年通過建立蔬菜大棚為使農民的收入有新的突破,力爭再增兩位數。
今年初以來,牡丹江市堅持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內容,各城區以農業產業總體規劃為指導,創新『特色農業+設施農業』主體生產模式,結合當地季節性短冬季漫長的實際和邊境口岸夏秋蔬菜出口強盛冬季淡的現象,深入挖掘特色農業潛力,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引導、修訂完善規劃、加強技術服務等舉措,各地設施農業建設呈現。據有關部門統計,棚室蔬菜的效益是普通大田蔬菜種植的10倍,大力發展棚室蔬菜可在同等的土地面積大幅度增收。
牡丹江市在2012年啟動了3個千畝設施蔬菜小區建設後,今年又在城區謀劃了4個千畝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預計1.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棚室675棟。年底前,全市將再新建棚室2025棟,增加棚室面積3000畝。棚室面積的增加將有力扭轉夏秋蔬菜旺盛,冬季蔬菜欠缺的局面,同時將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