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學生環衛工":"樣子貨"逆襲 贏得職業尊嚴
2013-08-01 15:26:25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負責中央大街地下通道保潔的韓沙在工作

  生活報8月1日訊 去年10月,哈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編制的環衛工,計劃招457名卻引來萬餘人報名,其中包括數千名大學生……在最終通過考試的448人中,本科學歷者佔到了八成,還有2名碩士。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學生爭聘環衛工的消息,頓時讓“讀書無用”和“鐵飯碗纔是王道”的論調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一時間,這批新上崗的環衛工被冠以“大學生環衛工”名號,更是招來全國、甚至世界知名報紙和通訊社的上千家媒體進行采訪。

  在不解、爭議甚至是質疑聲中,這448名“大學生環衛工”在各自的崗位上已工作了7個月。他們乾得咋樣?有什麼新變化?日前,記者走近這批“大學生環衛工”,發現他們既與老環衛工們拉近了距離,又保留著那份愛打抱不平、愛“管閑事”的熱情,甚至還喜歡給掃街和管理上提建議……歷經非議的他們,用一份踏實改變著這個城市對他們最初的復雜情愫,用一份熱情為城市的環衛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想當初

   “大學生環衛工”在爭議中上崗

   “那時選擇當環衛工就是衝編制來的”

  “當初,我看到招環衛工,有事業編就報名了,考上了我就來了。”回想起當初如何走上環衛崗位,韓沙說得很自然,就像說著一次普通的就業經歷。

  2011年畢業於哈師大心理學專業的韓沙,原本打算當老師,幾次應聘失敗後,她一邊當家教,一邊關注著各類招聘,對她而言,找工作,首先要穩定,能學以致用就更好了。恰巧,哈市環衛系統公開招聘環衛工,而且連續工作三年、表現優秀還能轉管理崗。盡管覺得當環衛工不太適合自己,但有了父母的支持,韓沙報了名,結果順利上崗。

  韓沙告訴記者,這批環衛工裡藏龍臥虎,不僅有很多應屆生,還有一些是工作了幾年後考進來的,有做金融的、人力資源的、廣告設計的、軟件開發的、旅游諮詢的,甚至有人自己開過公司。當記者問到為什麼選擇當環衛工時,接受采訪的十幾名“大學生環衛工”的回答異口同聲:“你懂的!”編制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如今,韓沙在道裡區清潔大隊二中隊,負責中央大街地下通道的保潔,由於有著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上崗不久,就被任命為組長。現在,她常會跟大學同學說:“你們上中央大街可以來看看我,地下通道的地面被我們擦得?亮。”記者眼前膚色黑黑的韓沙,自言瘦了20斤,“以前咋減都不瘦”。上崗後

  老環衛工嘴裡的“樣子貨”變了

   “現在老環衛工願意跟我搭伙乾活了”

  說到環衛工作,總會和髒、累聯系到一起。對此,道外區汽車二隊的駕駛員孫濱深有體會。他畢業於貴州大學音樂表演專業,在單位組織的一次演講中他說:“第一次遮蓋苫布時,我吃力地爬上了高高的垃圾車,站在車頂上時腿居然開始瑟瑟發抖。伴著刺鼻氣味,我心驚膽戰地完成了工作。冬季,冰雪為工作增加了難度,我幾次險些從車上滑下來……可是,同樣的工作,老環衛工能乾,我也能乾。”

  這批“大學生環衛工”上崗時,老環衛工們對這些新同事充滿質疑:“樣子貨!”“指定乾不長!”平房區城管局汽車隊的左權就是在老環衛工的質疑聲中開始工作的。左權畢業於佳木斯大學政法專業,上崗後負責駕駛小型垃圾車。“開垃圾車可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最初由於不會用勁兒,我常把垃圾弄一地。”面對這樣的窘境,左權選擇埋頭乾活。漸漸地,他熟悉了工作,不但乾好分內之事,還能給同事幫忙。“現在,老環衛工對我特別放心,也願意跟我一起搭伙乾活了。”

  新氣象

  作業和管理小建議屢被采納

   “垃圾分類要從社區和街頭做起,提高再利用率”

  談到工作後的變化,韓沙說,她自打當了環衛工就添了一個毛病,見不得哪髒,看到垃圾就得撿起來。道裡區清潔大隊機掃隊的李金澍告訴記者:“我們這些新人都愛管閑事,遇到不愛護環境的,總要上前勸說兩句,尤其是碰到小孩亂扔垃圾的,更會蹲下來教導一下。”

  “沒走眼”、“招對了”是這些“大學生環衛工”的領導們給予他們的首肯。哈市市容環衛辦負責人贊許地說,這批“大學生環衛工”能吃苦、有擔當,還提出了很多好建議。比如,為對付地上輕飄難掃的楊樹毛,馬青閣創新性地將濕抹布纏在掃帚上,向工兵探地雷一樣,向前推著擦地,很有效;左權提出換崗檢查法,讓兩個沒有利益糾葛的工種間互相檢查,這樣檢查時就更加認真、客觀。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垃圾分類,希望能從社區和街頭做起,提高垃圾再利用率。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批上崗已7個月的“大學生環衛工”沒有一人辭職,均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做著城市美容師的工作。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