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4日訊(記者 張銳)『黨員按照黨員服務區包片服務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應該換代昇級;黨員服務聯合體將具有同類特長的黨員組成一個黨小組,按群眾需要開展組團包事兒服務,可以解決黨員個體服務乏力和服務內容不明確的問題,使群眾的各類生產生活需求都能得到快速高效解決』,在聯發鄉百興村村黨員大會上黨員們表示。
去年,海倫市下發了《關於號召全市村黨組織大力組建農村黨員服務聯合體的通知》。全市243個村先後召開了黨員大會,並相繼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各家各戶申報了一年內生產和生活上需要得到幫助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匯總後被劃分為十大類,各村黨組織針對這些問題,分別組建了『富民指導、技術傳授、政策宣傳、產業領辦、勞務創收、新風創樹、弱勢幫扶、糾紛調解、環境整治、治安維護』的黨員服務聯合體。目前,全市共組建農村黨員服務聯合體2428個,參與農民黨員10370名,佔黨員總數的82%。
通過組建聯合體,農民黨員主動參與社會管理,有效解決了村乾部職數少服務村民精力不夠的問題,開展活動後村裡的事有更多的人問了、有更多的人管了,掀起了新一輪農民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熱潮。樂業鄉樂業村有5個自然屯,村民居住比較分散,過去常有外來不法分子混入村屯偷雞鵝、盜糧物。以賈長河為首的四名黨員組成治安維護聯合體,每天定時輪崗,對村內的邊邊角角都嚴查到位,優化12戶聯防制度,建立外來陌生人、外來車輛詢問制度。每當新的涉農政策和法律法規出臺後,難免有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政策宣傳聯合體的黨員深入農戶進行講解,將很多糾紛解決在基層。這些普通的農民黨員,如今已經成為村裡維穩工作的示范員、信息員、聯防員、巡訪員和調解員,在管理上儼然變成了『村乾部』,在服務上成了群眾的『貼心人』。
聯合體將黨員按特長進行組合後,按照農民相應需要『包事』,各盡所長,各盡其用,使農村黨員動了起來、活了起來、忙了起來。前進鄉勝利村黨員賈啟發通過產業領辦聯合體,將零散的毛蔥種植戶組織起來進行規模種植,實行連片耕種、大農機作業,並推廣毛蔥套種大豆技術,畝純收入突破一千元。海興鎮永進村新風創樹聯合體黨員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活動,引導村民改陋習、樹新風,調動了廣大村民參與文明村建設的積極性。
組建黨員服務聯合體,建立了工作推進機制以後,黨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激發。在每個村都建立了黨員活動臺賬,將黨員服務群眾情況進行量化積分,實現了活動的全程積分化管理,季度排名公示,年度總結表彰。望著積分管理圖板上代表分值的小旗不斷增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乾勁十足、爭先恐後』,成了所有農民黨員的工作狀態,群眾對黨員的滿意度信任度也在不斷飆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