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林大許教授能聽懂鳥兒說話 聽到小鳥『呼救』趕跑老鷹
2013-08-05 11:15:4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唐晟明 王鐵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許教授在山林中監測鳥類。

  東北網8月5日訊 小鳥也會用語言交流?鳥語也存在著“方言”?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兒,在他這兒卻“門兒清”。“鳥是人類的朋友,可我們是否關心過這些小朋友平時都聊些什麼?若弄明白了其‘心思’,就能幫助它們遠離傷害。”

  昨日,國內研究野生鳥類叫聲的專家、東北林大野生動物學院許青副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他從1998年起幫助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利用鳥叫聲驅鳥,最近10年他走遍全省林區,收集到3000餘段、多達60種鳥的叫聲,制作成“鳥語情報數據庫”,並研發“鳥語聲波器”,即將應用於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等省內機場,作為昇級版的驅鳥神器。

  聞聲識鳥分得清“方言”

  “這是鳥兒在對情人朗誦詩歌”,“准有吃貨在召集伙伴們進餐”,“我們可能誤闖了私人領地,被鳥強烈譴責了”……東北林大校園內,不斷從林間發出鳥叫聲,記者聽不出有任何不同,許青竟能“聞聲識鳥”。

  他說,鳥的叫聲可分為鳴叫和鳴唱。在春夏繁殖期,通常只有雄鳥纔會鳴唱,向雌鳥發出動聽的“求愛宣言”。而鳴叫音調單一,多用於聯絡,“比如市民最經常聽到的麻雀,一般清晨4、5點鍾紮堆枝頭、房檐開‘碰頭會’,聯絡去哪兒覓食”。

  東北林大這片“鳥語林”裡,有喜鵲、灰喜鵲、大斑啄木鳥、大山雀、山斑鳩等10餘種鳥,拿同屬鴉科的喜鵲和灰喜鵲來說,叫聲相似,“細聽聽,你會發現喜鵲吐音略帶沙啞,灰喜鵲嗓門有點兒高。”

  同樣生活在哈市的黑尾蠟嘴雀,在玉泉以威虎山為界,東邊的比西邊的“口音”要好聽許多,許青解釋,因為環境不同,同一種鳥在叫聲上會出現地域性差異,類似人的方言。

  聽到小鳥“呼救”趕跑老鷹

  許青是東北林大帽兒山鳥類環志站的負責人之一,他堅持常年在野外監測鳥類。

  去年6月,當他走在帽兒山深林當中,突然從50米遠外傳來幾聲短促的尖叫,憑借多年經驗判斷,這是鳥兒身處危險時發出的“警報”。許青急忙循聲跑了過去,在一棵樹下看見,一只凶猛的松雀鷹正盤踞在紅尾伯勞的巢穴上,一對麻雀體形大小的紅尾伯勞,撲騰著翅膀在對抗,保護身底下的一窩小寶寶。許青揮起手杖打在樹叢上,嚇跑了老鷹。

  許青說,鳥類也像人一樣,受到外界乾擾時會發出警報或警戒聲,警報聲有捍衛領地、御敵之意,而警戒聲只在同類之間發生,“有時你會看到‘鳥媽媽’在巢穴附近總叫個不停,那是她在提醒自己的兒女不要走太遠”。


 

  徒步萬裡收集3000條聲頻

  每年5月,許青獨自一人去林區,用數碼設備“捕獲”鳥聲。猖狂的蚊蟲,崎嶇的山路,還有跟你“躲貓貓”的鳥,玩起“效鳴”,他差點被鳥“忽悠”了。

  一只調皮的紅喉歌鴝叫聲多變,閑來無事的它模仿附近林子裡住的灰頭?“說話”,起初,許青以為是遇到了灰頭?,端起望遠鏡纔發現本該“灰頭土臉”的灰頭?,竟長了副紅色下巴。許副教授說,這只紅喉歌鴝很可能是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纔這麼做。

  許青足跡到過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完達山等地林區,這些年徒步上萬公裡,收集到3000餘條鳥聲片段,涵蓋省內60多種常見鳥,錄入“鳥語情報數據庫”,可識別出鳥的性別、個體數量。

  許青說,這套鳥語研究的成果,還可應用到園林、農田引鳥除蟲害,監測鳥類行為及分布變化,為棲息地制定保護措施。

  機場驅鳥用上“聲波武器”

  機場上空的飛鳥,對飛機起降安全有很大威脅。幾年來,許青奔波於大慶薩爾圖機場、漠河機場等地,幫助機場根據鳥情預報來建“鳥語廣播臺”,播送“滯留”機場的鳥類的天敵猛禽叫聲。

  許青告訴記者,北方機場“鳥患”中有一大部分是猛禽,運用猛禽叫聲只能嚇走其他小鳥,對於猛禽本身毫無效果,反倒引來了更多猛禽。幾回合下來,“盯梢兒”的鳥類便不再害怕。無奈,有的機場花大價錢改造機場區域環境,為此配備一支驅鳥隊,用驅鳥車發射閃光彈、巨響炮趕走小鳥。

  有啥更好的辦法嗎?“如果能找出鳥類天生反感、恐懼的聲音,就能更環保、無傷害地進行驅鳥了”。許青說,他正嘗試利用數據庫裡3000段素材,通過變聲處理與聲學參數,結合高低頻脈衝制成新的“鳥語聲波器”,將用於機場,作為昇級版的驅鳥神器。

  許青解釋,他的“聲波武器”將多種令鳥心煩的聲音“混編成曲”,隨機播放就會把鳥群整蒙驅散。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