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市地鐵1號線票價第二次聽證 2元起步 4元封頂
2013-08-07 10:00: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7日訊 備受哈爾濱市民關注的地鐵1號線票價定價聽證會今日在友誼宮舉行第二次聽證。來自社會各界的25位聽證代表悉數到場,對聽證方案各抒己見。代表們就“2、3、4元階梯票價是否合理”、“特殊人群該不該享優惠”、“長距離固定客流可否購買月票”等焦點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會後,哈市物價部門將聽證情況及時報告市政府,哈市政府將於8月底前正式出臺地鐵票價政策。

  長距離固定客流或可購買月票年票

  聽證會上,哈市物價監督管理局陳述了定價聽證方案:地鐵1號線等城市軌道交通工具分區段計價,一、二期實行2、3、4元的階梯式票價。

  階梯票價制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地鐵普遍采用的票價制度。地鐵1號線一、二期工程2、3、4元的階梯票價,即1至8區間2元,9至12區間3元,13至17區間4元。起步價2元可乘坐1至8區間,與沈陽市、南京市大體相當,屬於國內較低水平,符合哈市經濟發展狀況和市民收入水平。

  通常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主要依靠政府投資,票價收入主要用於補償正常運營成本。據地鐵1號線一、二期預測運營成本監審結論,哈市地鐵1號線一、二期預測運營成本為4.02元/人次。按照哈市擬定的2、3、4元票價標准推算,平均每人次票價收入是2.41元,票價收入明顯低於正常運營成本,其差額部分主要由企業通過非主營業務收入和政府的政策與資金支持來補足。

  根據最高4元的票價標准,長距離乘車的市民可能支出會略高,為此,哈市物價部門建議地鐵經營企業在1號線運行初期,對常年乘坐13區間以上的長距離固定客流,以購買月票或年票的形式,給予適當優惠。

  博物館站上車

  到哪都2元

  根據預測,哈市地鐵1號線的主要客流集中在大直街沿線,從大直街東端的工程大學站起,至西端的學府路站為8個區間。博物館站是1號線客流最密集的車站,如在此站上車,上行至哈東站或下行至哈南站這兩個終點站,均在8個區間以內。以8個區間為起步價,可使大多數市民能夠享受到2元的低票價政策。

  據哈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方案是依據票價收入主要用於補償運營成本的原則,按照乘坐裡程(區間)計價,公平合理,且隨著今後哈市地鐵網絡的形成,有利於票價接軌,與哈市現行城市公交票價政策也緊密銜接。

  每天18萬人次

  轉入地下通行

  目前,哈爾濱正面臨著三大交通問題:道路結構嚴重不合理,哈市城區被5條鐵路線、幾十條鐵路專用線及“三溝一河”分割得支離破碎;車輛增長過快,哈市現有各種機動車輛近100萬輛,而且每年正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加之每天5萬多輛外來車輛駛進城區,中心區交通處於高度飽和狀態;客運量日漸增大。地鐵正式運行後,可有效緩解哈爾濱主城區交通壓力,每天將有18萬人次轉入地下通行,大幅減少地上交通擁擠度。

  哈醫大二院到博物館

  只需10分鍾

  哈爾濱市“地鐵1號線”工程從2008年9月開工,歷經幾年的緊張建設,一、二期已經具備運營條件,預計9月份試運營。

  地鐵一、二期工程投用後,從哈醫大二院到博物館的路程只需10分種。按照大站停靠三五分鍾、小站停靠兩分鍾的運行設計,從哈東站到哈醫大二院全程只需30分鍾左右。運行成熟後,車間時段將縮短為兩分鍾,每兩分鍾就有一輛車到達。一、二期工程投用後,地鐵的輸送能力將達到每小時1.2萬人次,全日客運量可達到18萬人次,這將使全市的地面公交日客運量減少4200車次。

  消費者代表劉洋認為,票價在2-3元間比較合理,可通過增加區間數,增大客流量來分攤地鐵成本,在沒建成完整的地鐵環線前,建議運營初期對全體市民實行9折優惠,吸引大家乘地鐵出行,增加客流量。

  消費者代表王久寬說,票價2元最合理,因為哈市平均工資水平纔1000多元,地鐵4元的成本偏高。地鐵是典型的惠民工程,想分攤成本要從政策上傾斜,而不是由市民承擔。他希望對弱勢群體實行優惠,地鐵運營收入要透明、公示。

  白仕硯是專家學者代表,他說,地鐵本次定價有點稍高,他推薦票價應為1、2、3元,或者2元和3元。如果票價定高了,很多市民不乘坐,可能造成客流下降,增加政府補貼負擔,最開始建設地鐵初衷就沒實現。他建議,地鐵建設給沿線商家帶來了經濟效益,這部分票價損失可由他們來補貼。

  哈工大的裴玉龍則認為,4元票價成本偏低,因為估計的客流量是地鐵最高的承受能力,實際成本要更高一些。地鐵票價太低,會激發很多非必要的出行,影響地鐵秩序。

  分時錯峰出行能否享優惠?

  邢哲是媒體從業人員,她在聽證會上對“地鐵月票”的優惠政策提出了個人的意見。“我認為從收費的方式看,月票的定價應該是一種包月制,例如正常上班族每天上下班乘坐兩次地鐵,一天是4元錢,按30天算,每個月的標准是120元,月卡收費按100元標准,每月可省下20元。同時月卡使用次數可控制在70至80次,這樣既可以滿足大家的消費,又能讓地鐵帶來經濟效益。”邢哲說,持月票乘坐地鐵的人可以帶動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坐地鐵,這樣也會給地鐵經營帶來額外收益。

  老人學生殘疾人應打折

  哈市民政局的馬玉芝代表發言說,目前哈市

  有困難群體52.4萬人,佔城市總人口的5%,這部分人主要靠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出行,建議哈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對哈市低收入群體、困難群眾乘地鐵的優惠政策,讓困難群眾可以憑低保證等相關證件享受購票減免的政策。

  於淼是東北農業大學在校大學生,來參加聽證會之前,她在大學生群體中做了一份調查報告。於淼拿著報告說,地鐵1號線途經哈工程、哈工大、哈理工、黑大、哈醫大等多所高校,貫穿了南崗經濟娛樂文化圈,高校學生是地鐵的潛在主要客流之一。但高校學生作為地鐵乘客中沒有經濟來源的群體,對地鐵1號線擬定票價定價有特殊的需求。大多數學生希望地鐵票價全程2元,或者1個區段增加0.5元,全程最高票價3元。調查中,九成以上的高校學生希望地鐵票價能夠給予學生群體單獨的優惠價格,比如享受半價學生票等。

  還有些代表建議,地鐵正式運營後,針對特殊人群一並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時對購買月票和年票的市民實行優惠,滿足長距離固定人群出行的需求。

  【優惠呼聲】

  固定客流可買“月票”

  【討論焦點】

  階梯票價是否合理?

  【聽證方案】

  分區段實行階梯票價2、3、4元

  聽證會現場

  消費者代表黃霖表示,地鐵高峰期可能來幾趟車都擠不上,低峰期又坐不滿,不如推出分時段定價機制,交通高峰時段實行標准方案,交通平峰時段,價格適當下浮,這樣可以解決平峰時段地鐵“吃不飽”的問題,鼓勵市民盡量多在非高峰時段出行,緩解上下班高峰期的客流壓力。

  關於分時錯峰出行,代表裴玉龍也建議,運營初期可以打折優惠讓市民乘坐,對學生、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減免優惠要分區段,如高峰時實行正常價,非高峰時優惠。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