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網絡媒體龍江行

  黑龍江省位於祖國東北部,總面積45.4萬平方公裡,人口3832萬,世居有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鄂倫春、赫哲、錫伯、鄂溫克和柯爾克孜等10個少數民族。系由省內最大河流黑龍江而得名,在祖國版圖上猶如一只騰飛的天鵝。
   黑龍江是投資興業的寶地。多年來,堅持發展與保護並舉,走科學發展之路,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大油田、大耕地、大森林、大草原、大江河,造就了壯美的自然生態,也孕育了不可比擬的優勢和潛力。
   黑龍江省石油儲量居全國第一,大慶油田已累計生產20多億噸,目前保持年產量4000萬噸,仍居全國第一位。『十二五』期間,預計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2000-3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煤炭保有儲量220億噸,年產量近億噸,居全國第9位。大小興安嶺位於主要成礦帶上,蘊藏豐富的金、鉬、鉛、鋅等有色金屬和石墨等稀有非金屬礦藏,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51種,潛在經濟價值超過10萬億元,開發潛力巨大。現有耕地2 億畝,居全國之首。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為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帶之一,寒地黑土已成為發展綠色食品的最佳寶地,綠色食品認證數量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到2015年糧食產量將達到1500億斤。溫家寶總理曾深情地說:『全國大糧倉,拜托黑龍江。』>>詳細閱讀

 
 
 

主辦: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承辦:黑龍江省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
 
采訪日程
8月19日 (星期一)
全天報到、參觀瓦西裡俄羅斯風情街和中央大街
8月20日(星期二)

啟動儀式暨省情推介會、參觀采訪哈爾濱完達山乳業公司、參觀益海嘉裡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哈爾濱市文化產業園區-中國雲谷和平房動漫基地

8月21日(星期三)
哈爾濱創建文明城市新聞發布會、采訪道裡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現場、赴雙鴨山

8月22日(星期四)

雙鴨山市情推介新聞發布會、考察棚戶區改造工程現場、參觀采訪漢能薄膜光伏電池生產線、赴友誼縣參觀采訪友誼農場農機博覽園、考察友誼糧食深加工產業園區
8月23日(星期五)
赴建三江管局、參觀建三江國家級科技園區、國家級水稻高產栽培農業園、參觀千鳥湖濕地、赴饒河、觀看赫哲族祭江祭祀活動
8月24日(星期六)
參觀東北黑蜂養殖基地、參觀生態野豬養殖中心、參觀登珍寶島、赴虎頭鎮、前往虎林市
8月25日(星期日)
參觀中糧米業、參觀北大荒書法長廊、赴密山、前往興凱湖景區、游覽興凱湖濕地公園和博物館
8月26日(星期一)
興凱湖新開流景區、參觀寶鑫節能環保碳化硅項目、參觀雞西義烏倉儲配送中心、參觀雞西雞冠區產業園區、參觀雞西穆棱河文化產業園
8月27日(星期二)
赴哈爾濱
8月28日(星期三)
全天送站
 
 第一站:哈爾濱市
  哈爾濱市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是黑龍江省省會,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裡,轄8區10縣(市)。截至2011年末,戶籍總人口993.3萬人,市轄區人口471.5萬人,48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66萬人。>>詳細閱讀
 
 
 
 
 
 
 
 第二站:雙鴨山市
  雙鴨山市,黑龍江省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西與佳木斯、七臺河等城市相毗鄰,是全國十個特大煤礦之一。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雙鴨山市成立,由當時的松江省管轄。雙鴨山市下轄的饒河縣隔烏蘇裡江與俄羅斯相望。歷史上的雙鴨山市,曾經是挹婁王國古都,距今約7000年歷史。作為一個煤礦城市,雙鴨山市先後獲得全國衛生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等榮譽。
 
 
 
 第三站:友誼縣
  友誼縣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地處三江平原腹地,縣城距雙鴨山市74公裡。友誼縣是在友誼農場的基礎上恢復和建立起來的,友誼農場是我國『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工程之一,由原蘇聯援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農場。全縣轄4鎮、7鄉、67個行政村。總面積1742平方公裡,有人口12.5萬人,其中漢族人口佔95%,少數民族有蒙古、朝鮮、滿、回、苗、土家族等。
 
 
 
 
 
 
 
 第四站:農墾建三江管理局
  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地處烏蘇裡江、松花江、黑龍江衝積而成的三江平原—富錦,與富錦、同江、饒河、撫遠兩市兩縣毗鄰,轄區總面積1.24萬平方公裡,耕地1100萬畝。經過四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建三江已經具備糧食總產量120億斤以上的生產能力,佔全省的1/9,商品糧佔全省的1/5,粳稻總產量佔全省的1/3。201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5億元,人均純收入1.8萬元。2006年4月27日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綠色米都。
 
 
 
 第五站:饒河縣
  饒河縣是我國著名的邊境城市,隔烏蘇裡江與俄羅斯相望。饒河縣又是黑龍江省最早發現古人類遺址的地區之一,距今約有6000年歷史,饒河縣是一個歷史悠久,多民族聚集地區。地上物產豐盛,地下礦藏富饒,是三江富庶之地,北國魚米之鄉。夏季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避暑勝地之美稱;冬季千裡冰封,銀裝素裹,有林海雪原之美譽。值此新世紀到來之際,饒河縣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緊緊依托生態環境優勢、資源優勢和口岸優勢,抓住機遇,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加速開發。
 
 
 
 
 
 
 
 第六站:虎林市
  虎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裡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虎林,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緒二十年設政,1946年5月建立縣人民政府,1996年10月撤縣設市。佔地9334平方公裡,是全國面積的千分之一,人口31萬。虎林市地廣人稀,是一個以農業、綠色食品產業、邊境貿易、旅游業、等產業為主的新興口岸城市。
 
 
 
 第七站:密山市
  密山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東經 131 °14 ′到133 °8 ′,北緯 45 °1′到45 °55′之間,西與雞西市區為鄰,北與七臺河市相接,東與虎林市毗鄰,南與俄羅斯隔興凱湖相望。總面積7724平方千米,轄7鎮9鄉,人口43.38萬,除漢族外,還有朝鮮、回、滿、蒙古等多個少數民族。
 
  
 
 
 
 
 
 第八站:雞西市
  雞西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位於省境東部完達山麓穆棱河畔,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三面環山,南與穆棱市接壤,北與七臺河市、寶清縣相連,西與林口縣毗鄰。是黑龍江省重要煤城,以煤炭為主體,兼有機械、電力、化工、建材等門類的資源型城市。轄6個市轄區和1個縣,代管密山、虎林2個縣級市。面積23040平方千米,人口190萬,有漢、滿、朝、回、蒙等23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