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車上發竊案乘客自願被搜身
2013-08-10 15:23:2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案件一 女孩丟手機全車人接受搜身

  8日18時30分許,一輛黑AXXX45號公交車停在安國街上。市民魏世剛駕車經過,聽說車上發生竊案,便停車看熱鬧,目擊了竊案發生後的情況。

  車上乘客告訴魏世剛,一個女孩在『安和街』站上車,車開出沒多遠,女孩就叫了起來:『我手機丟了,車上有小偷……』女孩說,她拿著手機上的車,上車後把手機放在了包裡。車開不久,她就發現手機不見了,覺得小偷應該還在車上,便大聲告訴司機。司機將車停住,但沒有打開車門。女孩說,她丟失的手機值4000多元。

  報警後,3名民警來到現場,女孩提出讓民警當場搜查。民警明確表示,他們無權搜乘客的身,需要乘客們配合去公安部門處理。當時,多數乘客不願耽誤時間,也有人提出不能限制他們的自由。女孩提出,乘客們想離開就要接受她『搜身』,排除嫌疑再走。為趕時間,車上四五十位乘客中有一半同意下車接受女孩『搜身』,另一半乘客也很快跟下了車。

  魏世剛說,當時,丟手機女孩邊哭邊『搜』,也就是拍拍其他乘客衣兜、看一眼人家打開的包,或讓其他乘客掏出手機看一下。

  在現場,民警逐個征求乘客意見,『是否同意女孩看一下』,得到肯定回答後,纔讓女孩過去。先後一個多小時,女孩最終也沒找回自己的手機。

  案件二 公交車載全車人開進公安局

  8日21時許,116路車上也發生了一起手機失竊案。

  當晚,車牌號黑AXXX93的公交車跑最後一圈,自道裡區往香坊區方向行駛。當其行駛至『道裡十二道街』車站時,一名20多歲的年輕女孩上了車。車輛行駛至曼哈頓商廈附近時,司機還未來得及報站,女孩就喊『手機丟了』。駕駛員立即停車,沒有打開車門,並報了警。

  116路公交車車隊長呂家軍告訴記者,民警趕來問明情況後與市公安局便衣支隊取得了聯系。21時20分許,公交車載著全車乘客,開往便衣支隊。

  在公安部門,乘客配合接受了檢查。但女孩也未找到丟失的手機。22時許,司機載著乘客按原線路運行,22時30分許纔跑完全程。因為是末班車,車上乘客都沒提出下車離開。

  乘客

  接受搜身有損尊嚴,有人無奈被搜身。很多乘客提出不應『被限制自由』

  各方聲音

  魏世剛向記者描述,當女孩提出『搜身』時,車上部分乘客情緒很激動。其中,一位穿綠色圓領衣服的中年男子想離開,並對『搜身』十分不滿。他大聲說:『憑啥「搜身」啊?你丟手機怎麼搜我的身呢?』因為趕時間,不想去公安局,他只能無奈接受『搜身』,臨走時還一直嘟囔著。乘客中一位穿紅裙子的女士,也強烈表達著不滿,一直大聲質問,但最終,還是同意讓女孩『搜身』了。

  魏世剛說,有些乘客很理解女孩,認為她省吃儉用了幾個月,買個4000多元的手機很不容易,主動同意了『搜身』;有的乘客雖覺得別扭,但還是配合了女孩。在整個過程中,很多乘客還提出,不應該『被限制自由』。

  116路公交車車隊長呂家軍也提到,車輛開往公安局時,車上很多乘客不滿意,認為被耽誤了時間、被限制了自由。

  警察

  民警依法辦事未經批准也無權搜身。非法搜身多因被偷者不冷靜。乘客應配合警方調查

  市公安局便衣支隊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民警介紹,過去人們的法制意識不強,非法『搜身』等情況發生過。現在,很多人都明白合法保護自己的權益,民警們更注重在法律框架內行事。遇到車上竊案,切勿慌張、憤怒、言語行動過激。非法『搜身』、限制自由的情況,通常都是因為當事人不冷靜造成的。車廂內出現混亂,正是扒手希望看到的。

  乘客們在保護自己權益不受侵害的同時,應該意識到保護受害人的權益也很重要,到達現場的民警會盡量請求其他乘客配合調查,及時搜集線索,爭取最快時間破案。

  律師

  失主無權搜身,乘客也沒義務自證清白。舉證責任在失主一方,乘客應履行協助調查義務

  北京市中高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濱介紹,此類事件中,失主沒有權利對乘客搜身,乘客也沒有義務『自證清白』。根據我國《刑法》的『疑罪從無』原則,如果失主懷疑乘客,被懷疑者沒有義務證明自己清白,舉證責任在失主一方。警方若沒有相關證據指向某個特定人時,也沒有權利進行搜身,除非有證據證明,並得到相關級別公安機關的批准。

  從公民道德層面上,其他乘客有協助調查的義務,可主動出示隨身物品,讓失主消除疑慮。若失主及時報案,案件交由警方處理,在等待警方調查處理時不應算作『限制人身自由』。若在『協助調查』和『人身自由』上起衝突,則涉及到『度』的問題。

  李濱說,在等待警方處理或司機將乘客拉到附近公安機關過程中,屬於乘客履行協助義務的范疇。在公安機關沒有介入時,若失主單方面要求等候半個小時至一小時以上,則是不合適的。同時,失主雖然是受害人,但在被竊案中,並沒有履行注意自己財產的義務,本身也有過錯。若要他人配合協助,失主應對耽誤其他乘客時間進行經濟上的補償。

  『新聞110』線索提供

  司機提示

  注意『擠門子』的人

  包放胸前避免被竊

  對於如何避免車上被竊,104路駕駛員方純友給市民支了幾招:不少扒手喜歡『擠門子』,即乘客上車時擠在前門下車,或跟乘客一起上車,再說聲『坐錯車了』便轉身下車,待乘客發現被竊後,為時已晚。市民在乘車時,要格外注意這些『擠門子』的人,上車時攥住包口,隨人流有秩序地向後移動,把包放在胸前。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