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8月12日訊 都說嬰幼兒游泳有益於身體發育,原本不富裕的王先生為了讓7個月大的女兒更健康,也狠狠心在自家小區裡開的嬰幼兒游泳館給女兒花500多元辦了張游泳包月卡。可沒想到游了半個月,女兒突然患上尿路感染,送到哈醫大一院就診。醫生診斷是環境不衛生引起,王先生認為是游泳池水不乾淨,致使女兒得病。
設在民居中的嬰幼兒游泳館。
夏季到來,私人開設的嬰幼兒游泳館在我市越來越多,游泳一次僅在半小時內,價格均在四五十元,卻頗受家長歡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我市對嬰幼兒游泳館的管理和衛生消毒要求均處於空白狀態,游泳池的衛生情況沒人把關,完全靠“自律”。
管理成空白衛生消毒沒標准
嬰幼兒游泳館的衛生安全到底誰把關?記者采訪了衛生、工商等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國並未出臺專門針對嬰幼兒游泳館制定的管理條例,更沒有開辦嬰幼兒游泳館的相關准入標准。嬰幼兒游泳館的衛生標准、消毒設施、水質要求、池水更換、工作人員相關資質等都是空白點。
水池旁看護的家長陪孩子玩著水,不用洗手,誰都可以隨意將手伸入泳池。
因此,開辦嬰幼兒游泳館無需衛生許可證,我市對於其准入和管理都處於盲點,消不消毒、乾不乾淨完全憑良心,靠自律。
市衛生監督所專門負責成人游泳館監督檢查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人游泳池內都有循環過濾器,4至6小時水泵會自行啟動循環換水一次,可有效過濾水中的污物,使水質更清澈。但嬰幼兒游泳館由於是小成本、低投入,基本都沒有配備此設施。成人游泳池主要靠用“餘氯”滅菌殺毒,但餘氯本身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所以並不適用於嬰幼兒。至於臭氧消毒、紫光消毒等手段都屬於“一過性”消毒,並不會在水中持續殺菌。
泳池環境不達標孩子會染多種疾病
嬰幼兒游泳到底對孩子有多大用處,記者采訪了多名兒科專家均稱,游泳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骨骼等發育有一定益處,而到底有多大功效並沒有科學驗證。但由於嬰幼兒對外界抵抗能力差,嬰幼兒對游泳時的衛生條件、水溫、水質要求卻較為嚴格。
哈醫大二院兒科主任任立紅介紹說,夏季天氣熱,細菌容易滋生,如果泳池衛生不達標,池水不乾淨,孩子容易感染上結膜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因此,讓嬰幼兒在游泳時,保證衛生安全、避免染病更重要。
大多開在小區內消毒法五花八門
位於道裡區埃德蒙頓路祥泰人家小區內居民樓一樓的“嬰幼兒游泳玩沙館”,房間不大,水池旁看護的家長陪孩子玩著水,不用洗手,誰都可以隨意將手伸入泳池。
屋子裡貼著“便入大池收費200元”的提醒。工作人員說,池水的溫度在34℃度,泳池每天換水,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6個月以下孩子可以在半米寬的小池裡游,一般在半小時以內,一次58元,一次交付泳次越多越便宜。
記者隨後來到位於歐洲新城小區內的“嬰幼兒游泳館”,其規模要比之前兩個略大,泳池長約6米,其收費也較高,一次為68元,可辦次卡和年卡。工作人員指著池中玩耍的孩子說,那個孩子就是辦的年卡,一年8350元,不限次數。
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嬰幼兒游泳館大多開在小區的居民樓裡,設施簡單,游泳一次價格均在幾十元,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泳池用水都不是循環水,各家都說是一天一換水,消毒方式有臭氧消毒、紫光消毒、毛發過濾消毒、砂石消毒、消毒粉擦拭等五花八門。游泳圈、洗澡用具等公用設施都未做到一人一消毒。
嬰幼兒游泳受歡迎一天接待二三十人
記者來到位於道裡區的“嬰兒益智水療中心”,進屋是一個兒童玩沙區,隔壁小屋內安了一個長4米、寬2米、高不足1米的小型游泳池,水面上漂浮著很多塑料玩具,3個小孩正在裡面玩耍,其中最小的一個女嬰纔出生40多天,帶著充氣頸圈浮在水面,身上未穿任何衣物。
“都說游泳對孩子身體好,家裡沒設備,就帶孩子來這游游。”女嬰的姥姥說。
孩子游完泳後,工作人員隨手將泳圈掛起來,並未看到對泳具進行消毒。工作人員說,夏天來游泳的嬰幼兒特別多,一天最多能來二三十個。
“我家的池水是一天一換,游泳池3天用消毒粉刷一次,別家的水可不一定每天都換。”工作人員強調說,游泳池水不是流通循環水,水質的保證就是一天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