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2日訊 (記者 魏義松) 前不久,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部分常委會委員、全國和省人大代表、有關專家組成視察組,對哈爾濱市松江、齊齊哈爾市紮龍和大慶市璫奈濕地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情況進行了視察。視察結束後,形成了《關於視察松江、紮龍濕地保護利用情況的報告》。12日,這份報告在省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提請審議,省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孫綱作了提請審議的說明。
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五次會議。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報告中說,近年來,三個市濕地保護利用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本著全面保護、依法管理、科學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經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松江濕地是目前國內大城市中擁有的面積最大,且相對集中成片的城市濕地之一,作為全國最大的原生態多樣性城市濕地建設已經形成規模,是我國北方地區保存完整的典型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紮龍自然保護區是松嫩平原保留最完整、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是我省西部半乾旱地區極其重要的生態屏障。在依法保護濕地資源,建立保護管理體系中,哈爾濱、齊齊哈爾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領導為組長的濕地保護管理機構,強化了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督辦檢查職能。兩個市還分別制定了本地關於濕地保護、利用和管理的條例、辦法等10多部法規和規章,依法查處了一些破壞濕地違法案件,遏制了違法開墾等破壞濕地行為上昇的勢頭。通過建立長效補水機制,使紮龍濕地缺水狀況得到緩解,也為探索建立濕地補水機制提供了示范。利用濕地發展旅游產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和生態環境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濕地保護與民生改善雙贏。
省人大常委會生態環境建設視察組在濕地實地踏查。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報告同時指出了濕地保護建設中存在的理念偏差、保護管理體制不順、濕地恢復保護任務艱巨、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等問題,提出加強保護濕地宣傳教育,形成全民保護濕地共識;立足原生態規劃,推進自然濕地的保護和利用;理順體制完善機制,明確管理職責;要以科學的工作思路保護利用濕地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