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擴建後新樓與原工人文化宮之間中庭效果圖。
東北網8月14日訊 歷經56年風雨,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將迎來第一次大規模改擴建。記者從市總工會獲悉,總投資達2億多元的文化宮改擴建工程目前基本完成立項、規劃及周邊地塊的拆遷工作,設計方案已初步敲定。據悉,此次工人文化宮改擴建將歷時兩年,期間照常營業。
新工人文化宮比原來大一倍
市工人文化宮興建於1956年,1957年投入使用,佔地面積1093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52平方米。其建築主體為西洋古典式風格,濃縮了西方古典建築眾多精華,是我省乃至我國工人文化宮的代表之作。2006年,市規劃局將其列為Ⅱ類保護建築。
作為我市的保護建築,工人文化宮新建樓體將不高於原樓體高度,並保持原有的建築風格,共佔地6614.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243平方米。新增面積相當於再建一個工人文化宮,建成後的新工人文化宮總面積比原來大了一倍多。新樓為地上五層地下兩層,新建樓體將與原工人文化宮通過中庭融為一體。
兩千平米租用房屋被收回
百姓熟知的魯福樓酒店,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租用工人文化宮1349平方米的面積經營,至今已達26年之久。為更好地為廣大職工服務,將所有文化宮面積都還給工人,市總工會決定將出租給魯福樓酒店的房產收回。據悉,該酒店已於今年6月24日歇業,將與新建建築同樓改造。
此外,工人文化宮還於去年終止了與招商銀行工人文化宮支行的租賃合同,回收面積660餘平方米。
院內兩層保護建築將被移建
據了解,現工人文化宮院內有一個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初期,原為中東鐵路局職工住宅,是我市的歷史保護建築。由於年久失修現已成為危房,再加上其所處位置正在規劃的新址上,為此工人文化宮決定將其進行修復性移建。
打造職工三位一體服務平臺
改擴建完成後,市總工會將在原魯福樓酒店位置建設一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全國一流的職工服務中心。改造後的新幫扶中心掛兩塊牌子,即“哈爾濱市職工服務中心”和“哈爾濱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真正使幫扶中心由服務困難職工向服務全體職工拓展,由單純扶貧濟困向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拓展。
新中心共提供12個服務項目,即困難救助、信訪接待、法律援助、心理諮詢、監督支隊、人力資源市場、家政服務、小額貸款、綜合服務、幫扶超市、勞模服務、市總工會網站管理和市總工會“冰城職工之家”微博管理。
新工人文化宮設七大功能區
改擴建後的新工人文化宮將成為一個展示省、市工會工作成果的窗口,全方位服務職工的陣地,城市核心地段具有歐陸風情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中心,真正意義上的職工的學校和樂園。
新工人文化宮將設七大功能區:
——綜合演藝區,包括劇場、音樂廳、排練室、錄音棚等。
——休閑娛樂區,含電影院、舞廳、咖啡廳、棋牌室、書吧、快餐廳等。
——教育培育區,有文化藝術培訓學校、佳音文化中心、戲曲培訓基地等。
——辦公區,包括工人藝術團、各類協會用房等。
——基礎設施區,包括停車場、設備間、配電室、職工食堂等。
——展覽區,設有工會會史展館、書畫、攝影展區等。
——職工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