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記者 張銳)15日,哈爾濱市救助管理站與哈爾濱飛達實業聯合開展街頭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活動正式啟動,這標志著哈爾濱市在流浪救助勸導工作中首次啟用志願者。記者在哈爾濱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127名出租車駕駛員成為首批流浪救助志願者。
啟動儀式現場。東北網記者 張銳 攝
哈爾濱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張岩峰介紹說,目前哈爾濱市部分繁華街路或早夜市每天約有60人次左右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由於人手、車輛及其他原因,對行乞者的說服力量有限,希望借鑒國外廣泛發動社會慈善機構、個人、志願者參與救助的做法,發動一批出租車駕駛員志願者參與到救助事業當中。一旦試點成功,將在全哈爾濱市出租車行業進行推廣。

流浪救助志願者對街頭流浪人員進行勸導。東北網記者 張銳 攝
據介紹,流浪救助志願者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可撥打救助電話向救助站提供其所在位置、身體狀況等信息,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宜的人員亦可勸導、引導、護送其到救助站;如發現躺臥街頭的疑似危重病人和疑似精神病人,可撥打110、120,由公安或衛生部門將其送往定點醫院接受救治。對於流浪救助志願者提供的求助信息,救助站將通過甄別,妥善安排,並及時向提供信息者反饋安置情況。

出租車駕駛員了解救助服務工作。東北網記者 張銳 攝
出租車駕駛員鄒洪斌說,送乘客到火車站的時候經常能遇到乞討人員拉著乘客不讓走的情況,非常影響哈爾濱市的形象,但是這些流浪人員又挺可憐的。通過參與到救助活動,了解了遇到流浪乞討人員應該怎麼辦,這不僅能幫助流浪乞討人員解決困難,更能維護哈爾濱的城市形象。
記者從哈爾濱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對於符合受助條件的人員,哈爾濱市救助管理站將安排其入站,並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條件的住處;對在救助站內突發急病的,將及時送醫院救治;幫助與其親屬聯系;對沒有交通費返回其住所地的,將提供乘車憑證。對無法查明其親屬,但可以查明其戶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殘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動不便的人,將由工作人員護送其返鄉,由其戶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對因年老、年幼或者殘疾無法認知自己行為、無表達能力,因而無法查明其親屬,也無法查明其戶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提出安置方案,報哈爾濱市民政局給予安置。
據哈爾濱市救助管理站統計,自今年1月起至今,全站累計救助人員達3222人次,其中青少年80人次,救助人員以男性為主,佔82.9%。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708人返鄉,為954人購買車票,80人被送往醫院救治或安置,為1343人提供衣服、食物或接受諮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