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義 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 市水務局局長
東北網8月16日訊 因松嫩兩江上游小豐滿、尼爾基水庫泄洪,加之沿江流域連續降雨,大慶境內松嫩兩江及烏雙兩河均已超警戒水位,沿江沿河流域不同程度出現內澇災情和防洪險情。
降雨還造成大慶市大面積內澇,截至8月12日,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受災鄉鎮(場)共計68個,農作物受災面積共計133.04千公頃,受災人口234989人,無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2101間,轉移人口2554人,直接經濟損失達4.8億元。
面對洪水考驗,受災當地乾部群眾不等不靠,縣鄉村全力組織搶險,市防指也及時調撥抗洪物資。
8月13日16時30分,剛剛從抗洪搶險一線返回單位的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楊樹義,利用短暫的休息間歇,接受了大慶日報采訪。
今年汛情有哪些特征?
市民劉女士:媒體報道今年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面臨嚴峻的汛情形勢,出現汛情的原因有哪些?
楊樹義:今年汛情有兩個特點。一是降雨明顯偏多,局部降雨強度大。二是多條主要江河同時發生較大汛情,歷史罕見。
相關部門統計,6月1日至8月11日,我省先後發生了11次明顯降雨過程,平均降雨311毫米,比歷年同期平均值(267.3毫米)偏多16%。其中7月份,全省平均降雨173.9毫米,比歷年同期平均值(135.6毫米)偏多28%。大江、大河特別是黑龍江、嫩江、松花江水位持續偏高,32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嫩江上游發生20年一遇洪水,黑龍江上游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
據省氣象臺解釋,造成此次降水原因並不單一,之所以出現多次較強降水:一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偏西偏北,黑龍江省就處在副熱帶高壓外圍的西北部,全省大部都處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另外副高外圍的西南急流強盛,水汽非常充沛。二是貝加爾湖地區冷空氣活躍,始終有冷渦存在,冷渦底部不斷有冷空氣向南向西滲透,伴隨冷空氣與副熱帶高壓外圍水汽相結合,造成黑龍江省強降水天氣的出現。
大型水庫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發揮?
網友“不懂就問”留言:我市有很多水庫,這些水庫對洪水能不能起到防御作用?
楊樹義:我市部分水庫的主要功能不是防洪。當前,發揮作用最大的是位於嫩江上游的控制性樞紐工程——尼爾基水利樞紐水庫。它是國家“十五計劃”批准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是嫩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防治水旱災害的控制性工程。
尼爾基水利樞紐水庫總庫容86.11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3.68億立方米。截至8月13日,該水庫入庫流量達到774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5560立方米/秒,攔蓄洪水2180立方米/秒,極大減輕了防洪壓力,為全面提高防洪能力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次洪水來襲,對市內五個區能構成威脅嗎?
市民張女士:這次洪水十幾年不遇,不知道對主城區有沒有影響?
楊樹義:入汛後,受連續降雨影響,松嫩兩江、烏雙兩河汛情形勢十分嚴峻,兩江流經我市的區域為杜爾伯特縣和肇源縣,兩河流經區域為杜爾伯特縣和林甸縣。
短時集中性降雨,對主城區會造成局部短時間內澇,但不會對城區構成威脅,更不會被淹。
造成內澇的原因主要是,我市東側緊鄰明水縣、青岡縣,由於兩縣地勢相對較高,大慶又屬於平原區,所以今年集中性降雨後,有大量客水下泄。
但針對此薄弱環節,早在1996年以後,我市就建設和完善了安肇新河防護系統。客水湧入後,先經過明青截流溝,再依次進入王花泡、北二十裡泡、中內泡、庫裡泡四個蓄滯洪區,經調蓄後在肇源古恰閘進入松花江。
經今年暴雨和洪水考驗,證明安肇新河防洪系統安全可靠,如同給主城區增加了一道牢固的“防護網”。
防汛除澇工作開展情況怎樣?
市民胡先生:目前全市受災較重的區域在哪兒?
楊樹義:今年進入汛期,特別是6月26日以來,全市持續強降雨,大部分地區發生嚴重內澇災害,尤其是松嫩兩江、烏雙兩河流經我市的林甸、肇源、杜爾伯特三個縣的內澇最為嚴重。由於我市安排部署到位、責任落實到位、防汛措施落實到位、轉移安置到位,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發生汛情後,市防指啟用防汛抗旱物資准備金,購置燃油500噸,全部下擺到各縣區,補貼杜爾伯特20萬元,用於龍虎泡水源地發生險情的控制。投入500萬元,購置排澇車、排澇泵、編織袋等防汛搶險物資和設備。各縣區投入防汛搶險資金6099萬,儲備編織袋、木杆、彩條布等防汛物資。截至目前,全市低窪易澇村屯、危房戶2140人全部妥善安置,沒有人員傷亡。兩江肇源縣段,上堤排查險情守防總人數7100人,沿江搭建120個窩棚。
自6月1日起,市縣兩級防指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保證24小時聯絡暢通。市防指以水為令,統一指揮調度,與省防指、縣防指及時上傳下達信息,快速、准確傳遞雨情、水情、災情信息及工作進展等情況,為全市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提供及時、准確的信息。
市內五個區是如何防汛的?
市民沈先生:除了三個受災較重的縣外,城區的汛情是什麼形勢?
楊樹義:目前,五個區汛情不算嚴峻,主要發生的災害是內澇,原因是短時內強降雨造成的。
自6月26日以來,薩爾圖區薩政路、中三路、勝利平房區、友誼地區、春雷農場等地相繼出現大量積水。為此,薩爾圖區成立了由社區、城管分局、公安分局、農場職工、機關乾部組成的350人搶險隊,汛情發生後,搶險隊員衝鋒在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在搶排積水、動員撤離群眾工作中發揮了突擊隊的作用。
龍鳳區入汛以來,只有龍鳳鎮受到內澇,8000畝農田積水,棚室進水776棟,目前積水全部排除。入汛到目前,這個區共投入防汛資金23萬元,購買水泵54臺套、“小白龍”8000延長米、電纜1100延長米。疏通排水溝渠55000餘延長米,新挖排水渠道2400延長米。出動車輛420臺次,出動人員5600餘人次。
讓胡路區在此次汛情期間,出現不同程度的災情,相對比較,城區災情較輕,主要存在五處內澇嚴重地段。分別是讓胡路商場周邊區域、西苑街南段明湖花園南側、讓胡路九樓區、創業大道與環湖路交叉口處、後龍崗地區。此外,區內一鎮三場也不同程度受災。應對災情,讓區充分發揮應急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功能,積極儲備防汛物資,現已儲備木杆1萬根,草袋、編織袋5萬條,采購重大汛情應急儲備物資20臺套。此外,區農業局已對喇嘛甸鎮排水乾渠進行清淤,並組織鎮場對排水溝渠進行了清理,城管局對城市排水系統進行了疏通,共清淤及開挖排水溝60餘千米。目前,由440名專業人員組成的防汛搶險隊正在一線積極開展工作。
大同和紅崗兩區的城區未發生內澇,主要受災部位仍是在鄉鎮,目前兩個區各級領導乾部及群眾也都奮戰在一線,積極展開抗災自救。
面臨嚴峻的汛情形勢,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網友“眾志成城”留言:全市人民都非常關心此次汛情的發展,相信大慶一定能度過難關。
楊樹義:首先感謝市民的信任,我們會全力以赴應對此次洪災。從當前看,要以除內澇為重點。搶修排水設施,組織發動一切力量抓緊對排水設施進行搶修,各個排水泵站要保證能全天候運行,盡快疏通橋梁、涵洞、閘門等過水建築物,修復不了的,采取臨時措施也要保證通水。積極抗災自救,組織發動各級乾部和廣大群眾,全力進行減災自救,盡力減少損失。
從長遠看,要從根本上解決內澇問題,必須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一是加大除澇工程建設力度。全市有大小澇區36處,澇區面積555萬畝。初步估算,每畝除澇工程投資在500元左右,全市除澇工程達標預計需要投資28億元。
二是進行高標准農田建設。今後農田水利建設要從以灌為主向灌排並重轉變,做到渠、溝、田、林、路緊密結合,建設“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的灌排體系。
三是做好前期立項准備工作。抓住黑龍江省作為農業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的機遇,通過項目向上爭取資金,為災後水利建設的順利實施創造條件。
四是鼓勵農民參與工程保護。農村水利工程服務的對象是農田和農村,使用的主體是農民。只有動員農民自己去呵護水利設施,纔能從根本上解決田間工程維護不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