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訊 哈市已邁入『百萬汽車時代』,眾多市民開上了私家車。隨著油價攀昇,為減輕經濟壓力,一些私家車主通過做車身廣告補貼油錢,私家車車體廣告市場悄然興起。車體廣告既對商家進行了宣傳,也讓車主賺取了一年上千元的養車費。這種看似雙方獲益的方式,真的像看起來那麼美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嘗鮮者:
誘人車體廣告成雞肋
市民張先生是一名私家車車體廣告嘗鮮者。他的一位親屬在銀行工作,去年找到他為自己所在的銀行做車體廣告。張先生起初感覺很美,每年能得到5000元錢的加油卡,車上貼了銀行的牌子還挺風光,『實在太劃算了!』
不過現實並不盡如意。首先銀行要求每月要達到一定裡程數,行駛區域也有一定的要求,張先生的汽車就是輛代步工具,根本跑不了那麼多裡程數;其次銀行讓他到所到區域內的加油站加油,以此來限定車主的行駛區域。加油站離張先生家很遠,每次加油得開半個小時。『細算下來,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還不夠麻煩的。簡直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張先生說。
問監管:
車體廣告不是誰都能貼
那麼,私家車車體廣告是想貼就能貼嗎?答案是否定的。市工商局行政審批工作人員表示,按照規定,車體廣告須經過備案和審批纔可以發布。私家車主首先到工商審批部門填表登記,按照規定流程纔可通過審批。如果未在工商部門備案,則屬擅自發布戶外廣告的違法行為,按照規定應受到相關處罰。哈市街頭一些貼著廣告的私家車,很多都是私自張貼的,這些車輛均是違法的。
工商部門還表示,並不是所有私家車都可以發布車體廣告。『打個比方,你的車為你朋友的公司做廣告,這是不行的。首先車輛必須是公司名下,或者是本公司員工,手續齊全纔能獲得審批。或者你獨自經營店鋪,營業執照上的名字和私家車所屬人的名字相同,纔可以辦理。』工作人員說。
有風險:
廣告涉欺詐或要擔責
李先生的朋友經營一家汽車精品美容店,得知他買車後主動找他商量在其車身貼廣告,並承諾幫他免費洗車。李先生想,這樣一來不僅幫了朋友的忙,還省掉了洗車的錢,『我這是知根知底的,但有些車主並不知道車體廣告內容是真是假,要是有人被騙了,這事算誰的?』李先生擔懮道。
對此,市工商局審批人員表示,首先這種私自發布車體廣告的行為是不允許的,而如果出現利用車體廣告弄虛作假欺騙用戶和消費者的,相關部門將責令商家和車主在相應的范圍內發布更正廣告,並視情節予以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相應罰款。
鏈接
根據《哈爾濱市城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辦法》,對利用其他車輛設置戶外廣告的,由市城管部門委托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批,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批後,到工商部門辦理登記。車輛年審時,車體廣告不貼在風擋玻璃上,不超過車體面積的三分之一,可通過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