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富拉爾基8月19日訊(記者 陳顯春) 趙東勝是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長青鄉長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在轄區海雅農防堤發生險情時,他用廣播通知全體村民上堤抗洪搶險,村民接到命令,無論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紛紛趕到大堤。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趙東勝將沙袋一一擺好。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8月15日,不聽話的嫩江水慢慢漫過海雅農防堤,形勢十分緊急。大堤外,有村裡的示范農業區的70棟蔬菜大棚,有物流園區、城中村改造區和家居建材城等涉及30多個億的項目,如果被淹,損失慘重。
一直奮戰在抗洪一線的趙東勝,接到指揮部要求上人的命令後,馬上回到村裡用廣播喊道:“凡是在家的村民,能動的全部趕到海雅堤搶險。”由於著急,他喊了一遍就匆忙返回了大堤。
與此同時,接到通知的在家村民紛紛從各自家裡湧出,朝海雅大堤方向奔來。富拉爾基區水務局副局長程佩形容當時的場景時說:“有開私家車的,有騎自行車的,有騎摩托車的,還有跑步的,男女老少浩浩蕩蕩一群人,那場面震撼得令人動容!”
幾分鍾的時間,100多村民到達搶險現場。最令趙東勝感動的是,村裡年齡最大的兩個老人竟然也來了。他們是同為80歲高齡的何同枝和吳永祥。“你們倆這麼大歲數了,別乾了。”趙東勝勸道。兩位老人卻說:“年紀大了,也參加不了幾次抗洪了,能乾點就乾點。”“那你們別太累了。”
趙東勝查看海雅大堤。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在1880米長的海雅農防堤上,十多萬個編織袋組成的防洪牆,擋住了洶湧的江水。可大戰告捷之際,趙東勝卻累得心髒病復發,倒在了大堤上。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關切地問長問短,有人不知從哪整來了丹參救心丸,送到了他的嘴裡。原來,從8月3日開始,趙東勝就一直在大堤上守候。除了抗洪,他還要把建在泄洪區裡的千頭牧場400多頭牛轉移到安全地帶安置。采訪時,趙東勝說,一直沒怎麼休息,事無巨細,都要照顧到,不能出一點紕漏。
1996年,趙東勝出任長青村黨支部書記,一乾就17年。他說,他經歷過1998年洪水的洗禮,他深知洪水的危害。話題又回到召集村民的事上,他深有感觸地說,他喊一嗓子,之所以好使,是因為他平時對待村民很真誠的緣故,村民有事他都盡力幫,幫不上的,他會具體說明原因。本著這樣的原則,久而久之,在村民中就樹立了威信。
采訪中,富拉爾基區委副書記張立軍說,危急關鍵時刻,村民表現出了強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村民郭俊偉說,老支書人緣好,做事仗義,村民都支持他;趙東勝自己卻說:“99%的村民都是好人,一個不好的,可能就是我自己。”
接受記者采訪時,趙東勝仍為村民的行為感動著,他眼裡含著淚,感嘆道:“多為老百姓辦事,永遠都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