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嫩江汛情]『雷鋒連』抗洪救災:各個都是鐵打的漢子
2013-08-20 16:18: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雷鋒連”接受百姓捐贈物資。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東北網甘南8月20日訊(記者 陳顯春)8月19日下午,記者趕到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巨寶鎮采訪“雷鋒連”時,正好趕上鎮裡開辦幼兒園的蘭波向“雷鋒連”捐贈救生衣。他說,“雷鋒連”戰士衝鋒在抗洪搶險一線,缺少裝備,太危險了。

“雷鋒連”轉移受災群眾。蘇岩 攝

  這支由退伍老兵、優秀黨員和優秀青年組成的“雷鋒連”志願者服務隊伍,在這次抗洪搶險中,隊伍的價值得以充分體現。“本來有10套救生衣,但在轉移被洪水圍困群眾時,給他們穿了。”“雷鋒連”連長、退伍軍人李冰冰說。“雷鋒連”剛成立時只有20人,當時叫“雷鋒排”,但在很短時間內,就發展到了100人,排就改為了連。成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百姓排懮解難,但面對洪水時,他們表現得非常勇敢。

“雷鋒連”涉水轉移群眾及財產。蘇岩 攝

  8月10日,嫩乾排水渠躍進段發生險情,水從一豁口處漫進了巨寶鎮金星三隊的村子裡。“雷鋒連”指導員史偉介紹說,從接到險情消息到集結隊員僅用了十分鍾時間,70多人的隊伍冒雨趕到搶險現場,用了五個小時的時間,就堵住了豁口。

“雷鋒連”指導員慰問受災群眾。

  在這次搶險中,患有股骨頭壞死的隊員閆斌累倒了。據連長李冰冰講,豁口堵住了還不算完,閆斌不顧勸阻要隨隊伍去村裡轉移群眾。涉水進村看到那麼多群眾需要轉移,閆斌像換了個人似的生龍活虎起來。不僅是閆斌,“雷鋒連”的戰士各個都是鐵打的漢子,只要任務需要,再苦再累也要堅持到底。

  據統計,從7月初到8月中旬,“雷鋒連”參與抗洪搶險30多次,幫助100多名群眾從洪水中轉移出來。現在,“雷鋒連”每天都有一個班的人24小時值班,隨時聽從調遣。 

點擊下頁進入“雷鋒連”日記摘錄 >>


 

  擴展閱讀:“雷鋒連”日記:一支擅長肉搏戰的隊伍

  東北網甘南8月20日訊(記者 陳顯春)在對“雷鋒連”的采訪中,記者注意到,“雷鋒連”繼承了雷鋒的光榮傳統,每天都有專人負責寫工作日記,以下摘錄三篇。

“雷鋒連”電子版日記。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2013年8月15日 陰轉雨

  完成任務的“雷鋒連”戰士,剛吃完飯,就接到洪峰將至,加固嫩江大堤的命令。

  指導員史偉在壩堤上與鎮村乾部研究部署防汛任務。“雷鋒連”戰士和各村乾部一起准備防汛物資,整整乾了一夜。東陽鎮起早打魚的農民見此,驚訝地說,這都四點了,還沒回去休息,巨寶鎮的“雷鋒連”,真令人佩服啊!

  2013年8月17日 陰轉晴

  上午7點,“雷鋒連”接到新華村巡堤員打來的搶險救援電話,東江大堤新華段兩側護坡出現三處雨水衝刷的深溝,情況緊急。

  “雷鋒連”緊急集合戰士21人,快速趕到險情地段,灌裝沙袋搶修。因為附近無土可取,戰士們只有到更遠的地方取,加重了戰士的負擔。但戰士們各個肩扛沙袋,步履如飛。

  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灌裝沙袋600袋,處理險情3處。防洪大堤得以加固,險情排除。

  2013年8月18日 晴

  上午10點,“雷鋒連”集結到三間房與工農村交界處的大壩。此處有15臺水泵排農田裡的積水,已連續作業10天,晝夜不停。

  大壩的水泥護坡及壩面因水泵排出的水柱衝刷,造成了不安全隱患,“雷鋒連”就買來彩條布鋪在護坡和大壩上。

  壩裡的水流很急,鋪彩條布必須從壩底鋪起,否則不起作用。連長李冰冰率先垂范,脫掉衣服扯著彩條布就跳到水裡。戰士在上面喊:李連長,一定要抓住!危險!

  這時,戰士蘭濤和許佳明也脫掉衣服,接連跳了下來。三人合力,將彩條布順利鋪上。

  記者手記:

本網記者與“雷鋒連”指導員史偉合影。

  在采訪中我了解到,“雷鋒連”指導員史偉是一名僅有29歲的小伙子,有個人理想,有團體意志,更有堅定的信念。他常用這樣三句話教導戰士: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他說,我們靠的就是肉搏戰,抗洪沒有救生衣,救火沒有滅火器,但戰士就是敢往水裡跳,往火裡鑽。當下,做好事的人很多,但“雷鋒連”的特色絕無僅有,它已形成一個體系,作為現象存在,且它存在的意義及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它本身。作為一名記者,有責任深挖“雷鋒連”現象,我對史偉做出承諾。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