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為吳韻?。制圖:李賀冉
東北網8月22日訊 6歲學習小提琴,13歲成功考入了號稱“音樂天纔培養搖籃”的英國梅紐因學校,並獲得4.2萬英鎊(約42萬元人民幣)的全額獎學金,作為目前在該校就讀的唯一一張“中國臉”,15歲的哈爾濱男孩吳韻?用他的堅持、樂觀書寫了頗帶傳奇色彩的音樂求學之路。
暑假回到哈爾濱老家,吳韻?忙得不亦樂乎。這幾天,他應哈爾濱知名小提琴制作師趙陽的邀請,為25日即將舉行的趙氏小提琴展演做交流顧問。趁短暫的休息時間,記者采訪了小韻?,還原了他艱苦並快樂著的音樂求學歷程。
為一小時課坐8小時火車
吳韻?的媽媽是哈爾濱人,爸爸吳俊是南京人。前些年,一家三口遷居到了南京。吳俊夫婦讓小韻?接觸小提琴,起初只是想讓孩子增加一些藝術上的修養。
6歲那年,小韻?開始學習小提琴。只學習了一個月,小韻?就展現出了他對小提琴的極大興趣和天賦。他稚聲稚氣地告訴父母說:“長大了,我要當最棒的小提琴家!”放棄了他最愛的玻璃球、游戲紙牌,小韻?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放到了學習小提琴上。
搞藝術需要天分,但更需要的是堅持。為了提昇小韻?的琴技,吳俊為他找了一位上海的老師。每個周六,是父子倆從南京坐火車去上海上課的時間。為了一小時的琴課,小韻?天不亮就起床,坐上早上七點多開往上海的火車,當天他還要再坐火車返回南京,經常凌晨一兩點纔到家。有時從上海返回南京的車票沒有座位,父子倆就背靠著背坐在車廂地上。
連闖三關考入“音樂天纔培養搖籃”
2010年,爸爸吳俊因公被派到英國,這個難得的機會成了小韻?邁向高等音樂學府的轉折點。
那年,12歲的小韻?跟隨爸爸到英國生活,他的4位英國小提琴老師都驚嘆小韻?的小提琴技術,並推薦他不妨試著考下世界最著名的音樂學校之一——耶胡迪·梅紐因。
幾乎沒費什麼勁兒,吳韻?順利通過了梅紐因學校入學的三道“高門檻”,這在別人眼中,是高不可攀的枝頭。
小韻?告訴記者,報考梅紐因學校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考生要將自己的樂器演奏錄制成DVD寄到學校,學校會從每年收到的二三百份材料中選出十幾份。
接下來是面試,要現場演奏兩種不同風格的曲目,此外,面試官還會跟考生進行簡單的交流。在這個階段,梅紐因學校更看重孩子的潛力。“文化課不是入學的重要標准,樂器演奏技術水平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的可塑性強。”
最後一個階段頗為與眾不同,考生須在學校住上三天,和學校裡的孩子們一起上課、一起活動。學校通過這種方式觀察考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獨立自主能力,看他們是否能夠融入這個學校。樂觀、親切的吳韻?毫無懸念地順利通過了這個階段的考核。
“音樂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是靈魂”
這個暑假,小韻?從英國回到哈爾濱,接觸到了一些學習小提琴的孩子們。“國內學習小提琴的孩子們技術水平都很高,但是大多數孩子演奏曲子就像在練習,他們,不理解音樂。”
小韻?告訴記者,在入梅紐因學校考試的現場演奏環節,面試官給了他很高的評價,“我聽到你演奏的《查爾達斯舞曲》中有著你獨特有趣的東西。”
“《查爾達斯舞曲》的引子悲傷淒涼,每當我拉到這段時,我腦海中總浮現出一個流浪無家可歸的孩童,心中感受著他無法回家的悲涼。當你給曲子融入了情感,曲子纔會有靈魂,這一點是眼下國內琴童們所缺少的。”
當記者詢問他可否向琴童們傳授一些他的經驗時,小韻?認真地說:“學小提琴沒有什麼竅門,成就它的必經之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