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3日訊 (記者 陳靜)23日晚,國家防總專家初步判斷,上午發生的同江市八岔鄉境內黑龍江堤防決口原因為沙性壩體遭長期浸泡所致。綜合考慮實際搶救修復的可能性等因素,下一步工作以加強巡查,用砂石等透水材料控制管湧等為主。

23日17時許拍攝的決口位置。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23日17時許拍攝的決口位置。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23日17時許拍攝的決口位置。東北網記者 陳靜 攝
根據同江市八岔鄉防汛指揮部消息,23日上午8時20分許,同江市八岔鄉境內的黑龍江堤防壩基部分出現管湧並迅速擴大導致決口,截至下午2時許決口寬度超過200米,壩後4個鄉鎮進水。17時許,記者乘船在決口處看到,壩後水面已沒過樓房的一樓窗戶,大水仍在湧向村莊方向。
21時許,國家防總專家謝曉華告訴記者,他在事件發生後幾個小時內即出現在現場,乘船接近決口處觀察,根據的當地相關人員講述及肉眼所見,初步判斷決口原因為沙性壩體遭長期浸泡所致。考慮搶救修復的可能性等因素,針對類似沙性壩的下一步工作以加強巡查,用砂石等透水材料控制管湧等為主。該類壩出現險情的風險較高。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