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訊(記者 侯巍 王忠岩 楊禹)“烏蘇裡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這首耳熟能詳的《烏蘇裡船歌》,歌唱了赫哲族人的幸福生活。24日,網絡媒體龍江行采訪團踏訪了我國人口數量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共同感受魚獵民族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赫哲風情園。
四排赫哲族鄉位於饒河縣東北烏蘇裡江西畔,與俄羅斯隔江相望,距縣城21.5公裡,全鄉總面積52平方公裡,全鄉轄區4個行政村、1個國營林場,總人口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0.17萬人,四排赫哲族鄉是饒河縣唯一的民族鄉,也是全國僅有的3個赫哲族鄉之一。
赫哲族世代以漁獵為生,他們用魚皮、?皮、鹿皮制作衣服,吃生魚片,俗成“殺生魚”。赫哲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又被稱為“魚皮部”。近年來,為了提高赫哲族人的生活條件,饒河縣出資建成了四排村新村。據悉,居民小區建設工程A1小區,可入住100戶居民,後續將進行A2、A3小區的後續建設。工程完成後,四排赫哲族鄉下轄的四個村將全部搬遷到四排居民小區。
赫哲族人的魚皮衣。

四排赫哲風情園。

赫哲族人制作的日歷。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