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5日訊(記者 孫曉銳) 自入汛以來,方正縣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的思想,以“不潰堤、不垮壩、不死人”為目標,立足“高、快、嚴、實”,全力做好迎戰松花江洪峰各項准備,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村民從被淹沒的家中搶運生活用品。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堤防上豎起的警示標牌。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方正縣政府對山洪、泥石流易發區域實施戒嚴。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方正縣地處松花江南岸,面積3000平方公裡,松花江流經全境,河網密布,有大小河流21條,水庫23座,現有堤防總長度57.4公裡。其中松乾堤防全長20.937公裡,防洪標准為20年一遇。境內的大羅密鎮、會發鎮、德善鄉、天門鄉等4個山區鄉鎮的8個重點村屯(大羅密鎮東南一隊、西北二隊,天門鄉新安村,會發鎮馮塘溝村,德善鄉梨樹二隊、前鋒屯、東方紅屯、富強村)為山洪、泥石流易發區域。
護堤人員埋鍋造飯。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護堤人員用木板和苫布搭建起的床鋪。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截至8月24日8時,松花江通河站水位105.14米,超警戒水位0.74米。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方正縣第一時間啟動沿江11個村屯2.1萬群眾轉移預案,進一步落實了轉移人員、轉移路線、轉移車輛,備齊備全了人員撤離所需的應急生活物資,並加強了對群眾的宣傳教育,確保在險情發生前人員全部安全有序撤離。截至目前,全縣共轉移危房、內澇及沿江沿河險區群眾278戶712人。全部安置到安全區域,食品、藥品、飲用水等物資儲備充足,轉移群眾生活井然有序。同時,松花江乾流行洪區內農牧業生產人員也已全部撤離。
醫療人員沿堤巡查,嚴防疫情等次生災害的發生。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曾經的碼頭已經被江水淹沒。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此外,縣工商業聯合會、建築企業協會、運輸業協會自發組建了3支群眾性抗洪搶險隊伍,共3000餘人,運輸、搶險機械300餘臺,赴險區、上江堤、守堤壩、出車輛、運物資,全力投入到抗洪搶險斗爭中。200人的民兵搶險突擊隊與510人的縣直機關乾部搶險隊、1300人的鄉村兩級乾部群眾搶險隊,出動車輛1400臺次,消耗編織袋26000條、彩條布32000延長米,動用土方5000立方米,對松乾堤防進行了防浪防滲處理。縣、鄉、村、屯四級聯動,包堤、包庫、包險工弱段,嚴陣以待、嚴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