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同江8月26日訊(記者 顧碩)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人員轉移安置的相關要求,同江市堅持抗洪先保人身安全、救災先救人的原則,結合汛情實際,突出重點,科學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人員轉移安置工作。截至25日晚,全市已經疏散轉移群眾33899人,除投親靠友外,集中設置了6處安置點,先後安置群眾2755人。為保證安置群眾的基本生活,同江市民政部門及時調運帳篷950頂(已用344頂),發放米面油、棉被、床墊等救災物資達450多萬元,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乾淨水喝、有衣被保暖、有醫療保障。

受災群眾被安全轉移到安置點。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為全力做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同江市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分期分批做好群眾轉移工作。第一批重點轉移老弱婦孺和壩外村屯的群眾,第二批重點轉移東部四個鄉鎮的群眾,第三批重點轉移三村、青河、街津口三個鄉鎮的群眾,第四批重點轉移城區低窪地段的群眾。要求搶險人員和留守群眾視汛情情況隨時撤離和轉移,確保防洪搶險無人員傷亡。同時,組織相關責任單位,進村入戶排查,耐心細致動員,組織疏散轉移,確保不落一村,不缺一戶,不少一人。

受災群眾被安全轉移到安置點。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8月25日晚,黑龍江堤壩同江三村段,因風浪太大,出現較嚴重險情,同江市迅速做好搶險人員和險段村屯群眾的轉移工作。及時對危險堤段人員進行轉移,調動車輛和船只把蓮花河回水堤、北側33公裡上的搶險人員全部撤離堤壩,確保危險堤段人員生命安全。同時,撤離在三村、四村、六村險段附近築壩的群眾,為保證人員撤離安全,全市臨時設置了三個緊急轉移點,分別在街津口宣傳牌下、哈魚島路西、通港路至五村段安排了船只,保證人員能及時快速轉移。及時對涉險鄉鎮群眾進行轉移,安排部署三村、青河、街津口3個鄉鎮全面做好村民撤離工作,由市公安局負責從蓮花河開始向同江市內逐鄉逐村清車清人,並對3個鄉鎮轉移出來的人員進行集中安置,其中,三村轉移群眾安置到市一中體育館和第一小學,青河轉移群眾安置到基督教堂,街津口轉移群眾安置到市第四小學。截止25日晚,三個鄉鎮需轉移717名群眾全部妥善安置。及時對城區低窪地段居民進行轉移,為預防洪水侵襲城區,給低窪地段居民造成威脅,同江市提前排查、認真統計,及時對城區的低窪地段的341戶990名居民進行了轉移,並在市內廉租房集中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