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船老大』駕船抗洪:船停在哪 家就在哪(組圖)
2013-08-26 23:30: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同江8月26日訊(記者 陳顯春)26日,記者在同江市抗洪搶險一線看到,200多艘拉著沙袋子的小漁船在混同江上穿梭。這支由附近漁民組成的水路搶險隊伍,成為抗洪大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同撫大堤上無法行車,距離公路較遠的堤段,只能通過船支運送搶險用的沙袋。一條小漁船,一天要往返十趟,每次能運送60多個沙袋。據三村的李振華介紹,在江面一共有200多條漁船,都來自附近村屯漁民自家的打漁船。他從8月2日就上堤了,開始是打樁,後來開始運送沙袋。

漁船靠岸午休。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船老大范鳳寶。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中午,忙碌了一上午的小漁船紛紛靠岸,“船老大”們開始吃飯。范鳳寶是同江市三村鎮二村漁民,已經在江上作業8天了,主要任務就是負責運送沙袋子。他所在的村子處於危險地段,目前所有村民已經全部轉移到市區。他的老伴和兩個孩子就住在市區的安置點內。范鳳寶告訴記者,現在漲水的地方,裡面有建築物或樹木,行船充滿危險,尤其是大風天。但他是有十八年經驗的老漁民了,為了家鄉抗洪搶險,付出是應該的。

漁民炸魚改善伙食。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漁船上飄出了炸魚的香味。“在漁船上吃,在漁船上住,船停在哪,哪就是家”漁民張海說。記者看到,張海的漁船上做飯用具一應俱全,還有睡覺的簡易床鋪。“漁民都是這樣,走哪就住哪,現在形勢緊迫,家裡人都轉移到市區了,漁船成了臨時的家。”

  據現場協調船只的漁政工作人員介紹,一天幾萬個沙袋子通過這些小漁船運到大堤,抗洪中他們起了關鍵作用。

  新聞鏈接

  混同江:黑龍江和松花江在同江市三江口匯合後稱為混同江,流入俄羅斯叫阿穆爾河。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