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巴彥木蘭壩內壩外齊防洪 迎水面加固擋洪峰
2013-08-27 10:25:52 來源:生活報  作者:徐日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7日訊 26日,洪峰抵達哈市後,哈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麗欣來到哈市下游的巴彥、木蘭一線慰問抗洪搶險人員。記者隨行到防洪現場看到,各縣江段的堤防都在積極做著迎接洪峰的准備。

松花江巴彥江段防護堤壩。

  巴彥:15層砂袋保江堤乾燥

  “壩上砂石乾燥,對保護堤壩很重要”

  10時許,記者來到巴彥縣零公裡江段看到,江壩外的土坡被五彩布覆蓋著,上面每隔兩米壓著8個砂袋。

  巴彥縣縣長王春華告訴記者,松花江乾流堤防巴彥段全長42公裡,設有25.82公裡堤防,其中有19.1公裡為砂土堤,防護能力較差。目前該江段的水位已達到114.56米,高出警戒水位2.06米。預計洪峰將在26日晚或是27日早晨到來,預計水位將達114.75米。

松花江巴彥江段防護堤壩。

  目前,全縣18個鄉鎮、76個部門全部上崗。在20多天時間裡,投入了85萬個膠絲帶、18萬平方米五彩布和7.6萬立方米的砂石進行固守,目前全縣25.82公裡的堤壩都在保護范圍內。

  王春華縣長說:“現在水面以上的砂袋大約是8個,在水下至少還有7個,即使現在水位這麼高,壩上的砂石仍是乾燥的,這對保護堤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木蘭:3000人守護哈市最險江段

  “目前,全縣有200臺水泵每天在抽水保收成”

  “松花江木蘭段有34公裡江段,其中長達10.9公裡的紅光段是40年代建造的,整個江段均為砂土結構,是省級重點防護江段,也是哈市最重點的防護江段。”26日,木蘭縣縣長張國文說。

  張縣長介紹,目前該縣每天有3000人守在紅光江段上,已投入30多萬條膠絲袋、35萬平方米的彩色布、1萬多立方米的砂料以及3000立方米的石料。

  記者看到,在江堤上有不少水泵正在從壩內向江中抽水。張國文說:“目前松花江木蘭江段的水位為110.26米,高出警戒水位1.26米,今天一天就漲了28厘米,壩內滲水現象比較嚴重。目前,全縣有200臺水泵每天在抽水保收成。”

  在紅光江段一個插著“滿華村”牌子的一段江堤上,一名中年男人帶著一群村民在裝砂袋。這名男子叫耿來福,是距此43公裡外的東興鎮滿華村村長。他們村此次也接到了防堤任務。每天凌晨3點15分,耿來福就要給大家打電話,叫大家起床抗洪。他說:“這十多天,我們裝了幾萬個砂袋,為了抗洪,吃點苦沒什麼。”

  壩外壩內一起嚴防

  “不僅要看護好迎水面的固防,更要注意背水面的管湧”

  記者在巴彥縣江壩背水面看到,一些由砂袋圍成的“井”字。該縣副縣長宋俊峰介紹說,江水水位持續過高,壩內外水位落差3米多,出現了滲漏情況。水滲漏問題並不大,如果將砂土堤的沙子也帶出來,那麼對堤壩本身就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將無紡布壓在滲漏點,上面再壓上砂袋成“井”字將漏點包圍,可以起到固定砂土、穩固堤壩的作用。

  4小時後,記者在木蘭縣紅光江堤邊看到,有人在壩內壩外巡視著,這些人不時踩著堤上的砂土,有時還會將小紅旗插在江堤上。正在巡視的郭純說,半個月以來,他們一直在江堤上巡查。他們以前是在江堤外巡查,近幾天他們開始在江堤內巡查,只要發現滲水、砂土松動等現象,就在上面插上紅旗,搶險人員會在第一時間趕到搶修。

  木蘭縣委書記逯景隆說,由於壩體被泡時間太長,一些問題也就顯露出來。短短兩天時間,壩內已經出現上百處滲水、管湧情況。目前工作重點不僅要看護好迎水面的固防,更要注意背水面的管湧。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