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市水文站抗洪人員時刻堅守 漂在江上晝夜監測水位
2013-08-27 10:59:5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梅宇新 原大為 吳天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4個水文監測點全被淹了。但我們的人還都在監測點守著。進不去人的,就在水邊吃住,看守著儀器和隨時變化的監測數據。”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總站負責人雖然對自己的同事有些心疼,仍樂呵地說:“沒事兒,我們這50多人都挺得住。”

  采集數據一刻不停

  “我回來了!”一位襯衫半敞的黑臉漢子快步走進水文監測室,直奔顯示水位的電腦問:“水位咋樣了?漲了多少?”

  進來的是共產黨員王東昇,他是水文站資格最老、經驗最豐富的水文專家。如不介紹,記者還以為他是位漁民。看他進屋就不斷詢問防汛最新情況的精神頭,讓人很難想到,這位入夏以來血壓和血糖就和水位一直居高不下的老工程師,每天天還沒亮就往雙城三家子水文站趕,現場指導當地如何監測水位、報告險情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來。

  自8月18日松花江接近警戒水位以來,作為共產黨員的王東昇和同事們就一刻不停地在江上漂著、岸上巡著。白天在水中采集一組組水文數據,晚上把數據分析整理出來上報,有險情則隨時上堤巡查。

  帶上鋪蓋駐守“孤島”

  松花江正中央的陽明灘水文觀測站被淹快一周了。5天前,共產黨員、水文觀測員倪林把鋪蓋一卷,搬上了觀測站旁邊支在水面上的設備室。

  水太大,觀測站裡的水電不久就停了,手機也沒了信號。63歲的倪林除了定時觀測水位和設備運轉情況,就是望著周圍無邊無際的江面判斷水勢。

  24日,一直和倪林聯系不上的老伴心急火燎地趕到水文站打聽。聽說倪林沒事後,悄悄走了。她和家裡人趕到陽明灘大橋,對著水面上“漂”著的孤獨的小房喊:“老倪!”

  倪林劃著舢板,把老伴接到“孤島”,開始了兩個人的孤島生活。“我在這裡陪他嘮嘮嗑,我倆都踏實。”老伴說。

  25日,訪問“孤島”的記者接踵而來,倪林很不適應:“1979年來到水文站,2005年就開始住在這島上,水大水小都得守在這兒,水大了更是一刻不能離,有啥可采訪的呢?”

  哪缺人手隨時頂上

  59歲的陳立斌駕駛衝鋒舟的神態和在岸上說笑時判若兩人。他全神貫注地盯著浪花的形狀。衝鋒舟馬力不大,在激流中有些不聽使喚,他不時地小心繞過江面漂浮過來的障礙物和一個個水下暗流。陳立斌剛剛做過手術,聽說抗洪需要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他立刻上崗,白天黑夜拉著專家和儀器在水上勘測,10多天沒回家了。

  同樣很久沒回家的共產黨員、水文站後勤科長王國忠,不光忙著保障堅守抗洪一線幾十人的各種補給,自己也成了隨時的“補給”,船上缺水手了,他當水手;缺輪機長了,他就守在機艙旁;需要監測員時,他又扛起儀器,水上陸地乾起檢測員的活。

  “對水文站的人來說,無論泡在水裡定點監測,還是扛著儀器探查堤壩的安全性,都是集體的活兒,分不開的。和江水過招,絕對不能輸。”王國忠憨憨地說。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