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日訊 除了8月30日去打最後一針狂犬疫苗、去派出所打聽兒子狀況,夏奶奶始終沒有下過樓;專門請假為狗討說法的狗主人李鏡,30日上班了,“讓自己忙點能分散分散注意力”……
“如果夏奶奶沒被咬傷,小豆豆沒被摔死,那夏李兩家應該還會相處得熱熱乎乎、其樂融融”,而如今,這前後不過幾分鍾的“摔狗事件”,幾乎徹底毀了維系了30年的鄰裡情。昨天,記者走進夏李兩家所在的巴陵街76號居民樓,與樓上樓下及其附近的居民們再次嘮起這件事,聽聽夏李兩家鄰居們的想法。
小狗的主人應站在對方立場多想
當記者說明來意時,二樓83歲的老奶奶停了一下說,夏天時她幾乎天天跟樓裡的三、四個老太太在樓下乘涼,李鏡下班晚,晚上8點多纔帶豆豆下樓遛彎,豆豆每次出門都跟人搖頭擺尾,“過生日還給買禮物拿呢,李家都很寵著豆豆”,可夏奶奶確實怕狗,每次見了都往後退幾步。”
六樓的夏奶奶是樓長,以前幫著收衛生費。誰家吵個架,老太太都幫著說和。樓下散步的張大爺說,從電視上看到摔狗的事兒,仔細一看纔知道是她家的事兒啊。“老了老了還上電視了,這事鬧得這麼大,難怪這兩天沒見著她下樓,還說不想當樓長了”。
“假如那天給狗拴上繩子,豆豆往前撲‘夏奶奶’時,李鏡一拽繩子就不會出這事了。”張大姐說,別看豆豆這狗小,卻愛叫、愛咬,養狗的人應該格外注意對別人的影響,要是狗咬傷了別人,更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多想想,趕緊給人家賠禮道歉、打針治病,“你喜歡狗、不怕狗,可不能強迫別人也像你一樣喜歡狗”。
隔壁樓的周大哥家中也有六旬老母,他說:“誰家都有個老人,老人受了傷,當兒女的肯定不痛快。養狗這家也太實誠了,老太太說不用看,就真沒去。要是咬了我媽,我也不能乾。”“有啥事跟養狗那家說唄,摔死人家狗能解決啥問題。”
另一位老大爺說:“夏晶那小子我是看著長大的,心眼不壞,就是脾氣不好,老夏家幾個孩子都挺孝順,這孩子本來想替他媽出氣,結果現在被拘了,你說他媽不更上火嘛!”
與人鬧出矛盾鄰居可咋處啊
巴陵街74號樓的王大姐是從報紙上知道夏晶被拘留的事兒的,“豆豆比我家吉娃娃大一點,挺可愛的”,“李鏡那小姑娘挺文靜的,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王大姐說,夏老太太挺和氣的,但真是怕狗,“知道她怕狗,我都不叫我家小狗往單元門口溜達,那麼大歲數嚇壞了怎麼辦,後怕呀”,王大姐身體縮了縮說:“我最近遛狗都拴起來,萬一咬壞了誰家老人孩子,鬧出毛病鄰居可咋處呀!”
“夏晶和李鏡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理解。”與網友一邊倒的觀點不同,鄰居畢女士認為,母親被狗咬傷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撫慰,做兒子的一定是怒氣衝天;而小狗再微小也是一條生命,被摔死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何況朝夕相處9年,看到小狗被摔死,必然會激起小狗的主人的憤怒。其實,在發生狗咬人的事件後,狗主人應該及時去表達道歉和安撫,這樣纔會平息老人的委屈,化解其家屬的怨恨,可能也會避免“摔狗事件”的發生。人與狗之間的矛盾,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事兒。
看好自家寵物纔能延續鄰裡情
“處了30多年的鄰居,就這麼掰了,真可惜”,“別說他兩家,我們跟他們見了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不知道這話茬兒該咋提”,鄰居們七嘴八舌地說,夏晶從拘留所出來後,他們兩家也肯定不會恢復到原來的關系了。
“我養了三年貓,不小心中毒死了,哭了一個月,20多年了我腦海裡永遠消除不了。”年近四十的李想說,傾注9年心血與情感的小生命逝去了,李鏡肯定不會從心底原諒夏晶。而夏晶這些天在拘留所裡,在名譽與自由上都受到了損失,也一定覺得不公平,“他們肯定回不到從前了”。
“很多人家在養狗,狗不可避免地與人之間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摔狗事件’應帶給其他家庭以反思與啟示”,張女士認為,想讓更多的寵物與人和諧相處,更多鄰裡情延續,就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關系,看管好自己的狗,出現問題及時表達歉意,避免傷害的發生。
人犬和諧相處需監管到位
有過10年留英經歷的畢女士向記者描述了她在國外看到的“人狗情”。
“很多學生填表時在家庭成員一欄時,除了父母、自己之外,很多都填上皮特、珍妮等寵物的名字”,周圍的鄰居也非常尊重寵物,前提是主人們將寵物馴化得非常文明,樓道、電梯等擁擠的公共場合要帶嘴套,牽狗繩不得超過2米長等等,很少有狗傷人的事件發生。此外,監管部門的法規也很健全,並實施到位,寵物的體檢、保險、飼養方式與場地等都有明確的規定與約束,養狗人要為養狗行為承擔必要的責任。
“狗咋養、咋遛更文明,需要養狗人的素質提昇,也需要配套設施與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執行”,很多鄰居表達出這樣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