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天在太陽的曝曬下,在風雨的洗禮中,與游客面對面,與自然美景相交融,景區巡護員們堅持原則而又深情滿懷,他們爭相奉獻且又團結一心,用他們的平凡舉動換來的景區環境的美好,用他們的默默付出迎來旅游文明,只有他們纔配得上這美麗的風景,只有他們纔是最美的風景人!

李永芹在他堅守15個春秋的石海分擔區。
東北網9月4日訊(李洪光 李夏燕 孫鵬 阮芳 記者 楊林川) 黑龍山和火燒山位於五大連池風景區新期火山奇觀觀光區的核心地帶,佔地面積幾十平方公裡,每年旅游旺季到來時,日均接待游客近萬人。此時景區最為重要的衛生清潔、游客管理、景觀保護等工作,是由33名巡護員負責;他們中最小的24歲,最大的48歲,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看守著這片大自然的珍稀饋贈。
鏡頭一:帶著藥包去上班
8月31日,在老黑山腳下,巡護員臨時休息室,隊長賈文海打開李永芹的藥包,展示給記者看,裡面一盒盒風濕藥、感冒藥、外傷藥……
她為何帶藥上班?
15個春秋,李永芹每年重復一樣的工作,掃道、撿垃圾……,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老黑山潮氣重,春秋陰冷,天長日久,勞作其間,她患上風濕病,記者采訪時,她捋起褲腳說,“這一夏天,我沒脫過絨褲”。
雖說,治風濕,泡泉好使,可我哪有時間,風濕痛能忍就忍了,不行就吃藥。
帶藥上班,已成習慣,身體不適,吞下藥片,繼續忙綠。
2011年夏的一天,她爬下熔岩,去撿垃圾,一腳踏空,摔了下去,腰部扭傷,簡單處置,僅休息7天,又拿起掃把。
今年5月24日,她右踝扭傷,夜裡疼醒3—4次,扭傷未愈,就急於上班,上下班車,需人攙扶,工作區域,她一瘸一拐,忙個不停。至今,百天過去,她舊疾還隱隱作痛。
8月31日,記者采訪時,她患感冒半月,白天服藥、晚上打吊瓶。帶病堅持上班。

48歲的劉岩巡護在崗位上。
鏡頭二:蛇先走我再走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白樺林柔柔的撒在五大連池風景區的火山熔岩上,48歲的劉岩開始巡護,位於黑龍山北坡游步道的岩漿溢出口,深7—8米,呈碗狀,地勢險要,游客觀賞之餘,常往下丟垃圾。
每天,她下到谷底揀垃圾,爬上爬下,非常危險。溢出口內,岩石縱橫交錯,地形復雜,難免出現意外。
一次,她進入谷底,一腳踏空,摔得很重,但她硬挺著傷痛,掙紮爬起。
有次,她在谷底與蛇相遇,那一刻,她緊張極了,幸好有驚無險。
掃道時,常有蛇出沒,劉岩微笑著告訴我們: “蛇先走,我再走”。
鏡頭三:獎章留在後背
劉慶森和高健分別負責五大連池黑龍山北坡登山游步道和火山口的巡護工作,7月份旅游旺季的時候,每人一天都在巡護區跑上十幾個來來回回,每次低頭撿拾垃圾,汗珠更是雨點般灑落在游步道上,渾身都濕透了。一次高健下到火山口底部撿游客隨手丟掉的礦泉水瓶和包裝袋,腳部嚴重扭傷,滾落到底部,他愣挺著傷痛爬著把垃圾撿上來……
劉慶森也在險坡多次被火山石劃破皮膚,擦傷也是常有的事,疤痕遍布他後背,可謂是獎章寫滿了他的後背。
帥氣的趙天洋在火山口接受采訪。
鏡頭四:背大糞下山
臭乎乎、髒兮兮,洗公廁、掏糞便,24歲的趙天洋,一乾就是三年。
這個帥小伙,負責火山口公廁、道路清掃,旺季時,日游客達4000人次。每天早晚,他將公廁的糞便清除、裝袋。夏季,公廁內氣味難聞,遺留在踏板上便溺物,他一一清洗。
山頂缺水,游客丟掉水瓶,有一點水,他都積攢起來。
為環保,他和同事背糞包,怕熏到游客,穿林下山。身負重物,要走幾百米山林。有幾次,糞包被樹枝刮漏了,糞水四濺,弄得滿身都是。其中的辛勞不言而喻,但大家都毫無怨言……
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最美景區人的朴實情懷!
鏡頭五:拾金不昧
8月中旬的一天,汪海洋剛到景區工作不久,在巡護中拾到一個女包,內有手機兩部、現金7000多元。他沒有被眼前的一切所誘惑。經耐心詢問和多方打探,最終找到了失主,失主萬分感激,隨即拿出500元作為答謝,他婉言拒絕了。
拾金不昧,不止一次。
一次,一位游客和他聊了幾句,起身離開,他發現對方手機遺忘,他連喊帶跑,追上游客,物歸原主。事後方知,游客丟的是品牌手機,價值不菲。
8月末的一天,氣溫下降,陰雨綿綿,一位老奶奶,92歲高齡,在登山途中遇雨,渾身淋濕,凍得瑟瑟發抖,汪海洋看到後,脫下皮夾克,披在老人身上。
老人非常感動,下山後,將衣服放到檢票口。
韓先春向記者李夏燕講述救游客於危難間。
救游客於危難
2011年8月的一天,老黑山東坡,韓先春正忙於掃臺階,發現一游客坐立不安,走近一看,大吃一驚,那男子口脣發紫,面色發青,大汗淋漓,他斷斷續續說,我犯病了,沒帶藥……話沒說完,就不行了。韓先春斷定,對方心髒病犯了。
“別動,我去取藥!”
她飛快下山,一邊跑、一邊求援,跑到山腳,送藥同事趕來,他們奮力爬山,僅用5分鍾,趕到現場,游客服藥後,臉色漸漸恢復正常,對方千恩萬謝。
鏡頭六:可以罵但不能碰噴氣錐
李偉先將火燒山核心景區噴氣錐、噴氣碟,當做寶貝。每日巡護,嚴加看守。
旺季日游客流量達4000多人,不知多少次,游客攀上千奇百怪的噴氣碟、噴氣錐。他高聲呼喊,耐心勸阻,請游客離開。個別游客素質低,罵罵咧咧。口出不遜,甚至揚言,要教訓他一番。
巡護工組十分艱難,每天都會把嗓子喊得沙啞,即使是這樣很多游客仍不理解,勸阻不聽反過來李偉先還要挨罵,用他的話來說:“挨罵那是家常便飯,挨打也是時有發生,跟他們不能生氣,真生氣還不得氣死啊!但咱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有的游客因為他的制止惱羞成怒,聲稱要投訴他,他只是微微一笑說:“可以罵,能投訴,就是不能攀爬噴氣錐和噴氣碟!”。
記者手記:到今年10月8日,是五大連池風景區成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1周年的日子。三十一年以來,工作在五大連池風景區第一線的風景人,以保護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自然資源為己任,不辭辛勞,無私奉獻,自覺的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的事業當中。有的長期在條件相對艱苦的環境中工作,積勞成疾,依然無怨無悔。有的以景區為家,向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呵護著景區的一草一木,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有的自覺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堅持創新思維,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為建設和諧景區做出了突出貢獻;有的堅持原則,勇敢地頂住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為保護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資源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感動祖國山河的輝煌人生篇章,形成了一道靚麗的人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