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北安市養殖業成為經濟強有力增長點
2013-09-05 10:31:50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耿天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9月5日訊 入秋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涼。可是在北安市二井鎮浩濟奶牛養殖場,500多頭奶牛讓這裡熱鬧非凡,優質奶牛性控凍精、“青貯玉米+苜蓿+全價精料”先進飼養方式、利用奶牛糞便生產有機生物肥等新技術在這裡嘗試和應用……初秋時節,走馬北安農村,探訪養殖場,同養殖戶交談,發現北安市養殖業正從傳統向現代“轉軌”:龍頭企業越來越多;圍著龍頭搞養殖的越來越多;抱團闖市場的越來越多……北安市的養殖業正在成為這座現代化新興城市經濟強有力的增長點。

  綜合能力強發展後勁足

  幾年來,北安市大力推進畜牧業標准化、規模化、生態化建設,通過政策惠牧、科技興牧、機制強牧等新舉措,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截至目前,北安市奶牛存欄4.2萬頭,肉牛存欄3萬頭,生豬存欄6.2萬頭,山綿羊存欄4.5萬只,禽存欄45萬只。出欄肉牛1.6萬頭、生豬3.8萬頭、山綿羊4.5萬只、禽38萬只。特色養殖發展比較快,現有狐、貂、貉、鵪鶉等各類特色養殖戶31戶,總存欄達4.5萬只。.

  產業基礎穩扶持政策新

  幾年來,北安市先後制定出臺了《北安市加快畜牧業發展扶持政策》和《扶持畜牧業加快發展實施辦法》等扶持政策和一批優惠政策,對存欄100頭以上奶牛小區、300頭以上肉牛小區和500頭以上生豬小區的新建畜捨每平方米建築面積補助資金200元,累計投入扶持資金468.67萬元;對自願投保的奶牛、能繁母豬給予保費補貼,已累計投保奶牛3541頭;對畜牧業貸款給予貼息,已累計投放畜牧業貸款2368萬餘元,貼息近120萬元;對使用性控凍精給予補貼,幾年來已引進性控凍精5310劑,已凍配奶牛2710頭,產犢1950頭。對苜蓿種植給予一定補貼,對利用退化草原種植苜蓿的免收三年草原承包費,已種植苜蓿4150畝。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極大地調動了養殖戶的積極性。

  地位穩步昇項目爭取多

  北安市認真研究國家、省關於畜牧業投資導向,有針對性地做好項目謀劃和前期准備工作。幾年來爭取到國家項目資金2455萬元,改造奶牛小區8個,改造生豬規模場8個,補貼能繁母豬18230頭,爭取奶牛良補凍精164564劑,奶牛群體年單產達到5.5噸;通過畜牧機械補貼項目,購置青貯機械38臺套,冷藏罐40個,儲奶罐29個,安裝擠奶機械24套,改擴建市級化驗室200平方米,購置設備40臺套,改造鄉鎮獸醫站10個,購置儀器設備351臺套,市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建設水平明顯提高。種畜場奶牛小區通過了國家級標准化示范場驗收。秸稈養畜項目爭取到國家投資80萬元及續建投資180萬元,建設青貯氨化池1萬立方米,購置牧草機械設備20臺,項目完成後可顯著提高我市牧草種植、秸稈飼料加工利用水平。2012年全市畜牧業產值實現5.24億元,同比增長10%,比2010年增加1.54億元,提高41.6%,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16.5%,人均牧業收入2010元,佔農民人均收入的26%。

  布局漸優化服務體系全

  北安市按照“突出區域特色,發揮比較優勢,促進產業集聚,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原則,重點抓好奶牛、肉牛、生豬、羊、禽五大產業基地建設。各鄉鎮集中養殖區域規劃已落實,全市共規劃適合養殖區域35個。各鄉鎮根據自身條件,真正實現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努力把北安打造成黑河區域內畜禽養殖、產品銷售集散地。

  不斷完善動物防疫服務體系,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以北安市動物疫控中心、9個鄉鎮獸醫站、62個村級服務室及全市140名防疫員組成的防疫網絡,保障了全市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強化落實重點地區、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的疫情監測和強制性免疫工作,防疫密度達到應免的100%,為確保我市無疫情發生奠定了基礎。不斷完善良種繁育服務體系,加快我市畜禽品種改良速度。依法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環節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種畜禽生產經營單位、家畜人工授精站點進行了取締,規范了生產秩序,確保畜禽供種安全。加強了現有繁改站點建設,標准化凍配站點已達到49處,奶牛、肉牛、生豬改良全部實現良種凍精供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