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8日訊 相隔不到兩年,日前,記者再次走進農墾齊齊哈爾種畜場場部時,眼前的景致與記憶的反差之大,令人驚嘆!
低矮破舊的平房不見了,拔地而起的是一排排漂亮洋氣的住宅樓;坑窪狹窄的土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道路、別致的路燈;客運站、醫療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配套齊全。在綠樹、草原環繞中,場部更像一個天然大花園,幸福和滿足寫在職工群眾的臉上。
齊齊哈爾種畜場位於齊齊哈爾市近郊,是通往紮龍濕地的必經之路。過去,公路兩旁房屋雜亂無序、道路狹窄泥濘、污水垃圾遍地。從2007年3月,劃歸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後,種畜場掀開了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場長史雲鵬介紹:“去年,全場人均收入1.96萬元,預計今年將達到2.4萬元。”在農場各年度統計報表上記者看到,這個場2007年人均收入僅有3907元,到2010年突破萬元,達到1.04萬元。農墾齊齊哈爾管局工會主席齊永祥一語中的:“種畜場通過做大優勢,讓職工群眾搭上了致富快車。”
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眼裡,種畜場最大的地緣優勢就是坐落在齊齊哈爾市郊,最大的資源優勢就是草原面積大、生態環境好。他們提出的“富民行動”就是圍繞這兩大優勢展開的,通過構建“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著力推進土地的規模集約經營,發展特色養殖業和果菜種植帶動就業,促進職工增收。
此時,正是草木蔥蘢、水草豐美的季節。種畜場內8萬多畝草原上,到處能看到成群的大鵝在水塘邊悠閑地踱步。
在今年5月成立的朗瑞健康養殖基地,王薇和胡建偉小兩口介紹,農場特別支持健康養殖,建起100多個養殖棚,每個棚農場投入5萬元配備風力發電杆、板房和一眼機井。王薇告訴記者,在她家的板房裡能看電視、給手機充電,還能用電褥子,從4月到10月,這裡就是他們常駐的“家”了。
據了解,種畜場把發展健康養殖項目,推進健康養殖產業化建設,作為職工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依托八一農大的技術支持,由農場組織實施建設健康養殖基地,免費修建通場道路和房捨,進行棚室基礎墊土,還抽調10名管理人員。根據專家測算,按60只雞、30只鵝、10頭豬一畝資源的標准,農場免費提供草原等資源,為健康養殖創造條件。
目前,第一批10萬只鵝雛已進入養殖點。僅農場養殖點就成立了2個健康養鵝合作社和1個健康養雞合作社。
農場還通過招商引進了養殖孵化項目,承包人與農場簽訂了年出欄20萬只鵝的孵化合同,將鵝雛銷售給養殖戶,同時與養殖戶簽訂成品鵝的回收合同,實現了訂單農業。
在資金支持上,農場通過上級工會貸一點,農場自籌配套一點,個人自己拿一點的方式,為職工解決資金上的不足。所需投資30%由農場補貼、40%由農場協調給予優惠貸款、30%由個人承擔。
由八一農大、齊齊哈爾管理局、農場免費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服務和公共性防檢疫工作,做到了防疫不出作業區、不出養殖點。為使養殖戶按標准化養殖,農場技術人員按品種和規程、制度、工藝要點等,將各項規程、制度制成圖板,發放到每個養殖戶,並由專家和技術人員入戶講解,使養殖戶聽明白、會操作、能落實。農場的肉雞養殖小區,共有16棟禽捨,年養殖50萬只肉雞,每戶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
果菜種植,是齊齊哈爾種畜場的又一品牌。2010年,齊齊哈爾種畜場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棚室果菜園區一期工程竣工,佔地面積160畝,建設日光大棚68棟。為維護農場職工利益,農場黨委對被佔耕地的農戶給予每戶15萬元的優惠價格,鼓勵其優先購買果菜區大棚溫室,引導職工群眾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做大果菜種植業。
2012年,全場果菜生產面積已達6000餘畝,為齊齊哈爾市150萬市民及周邊城區提供優質果菜1200萬公斤。農場順勢而為,組建起綠色果菜公司,以公司為龍頭發展綠色果菜產業。蔬菜莊園土地經營每畝純收入達到600元以上,果菜經濟實現純收入5000萬元,戶均收入3萬元以上。今年,大力發展食用菌項目,已有4棟棚室共3000多平方米的香菇開始生產,日產鮮菇500~1000斤,養殖菌棒近10萬支,年純效益20多萬元。
農場注重發揮毗鄰城市的資源優勢,發展觀光和休閑農業,招商引資,投資5000多萬元建起北方最大的寒地花卉基地——北大荒鶴城鮮花港,不僅滿足城市居民的鮮花消費需求,還將進一步規劃打造成西部地區婚慶旅游特色區。目前,該場工商服務業戶已發展到192戶,進城職工基本得到了充分就業。全場自營經濟總產值近3億元,總利潤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