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8日訊 肇源最新水文數據顯示,截至6日8時,嫩江立陡山站水位132.44米,比前一日下降11厘米,低於警戒水位0.06米,低於1998年最高水位2.22米,低於保證水位1.56米;松花江中心站水位128.03米,比前一日下降9厘米,超警戒水位0.43米,低於1998年最高水位1.49米,低於保證水位0.37米。專家經綜合分析研判認定,持續近兩個月、考驗異常嚴峻的2013肇源防汛抗洪斗爭已取得基礎性勝利。三天來,抗洪部隊官兵完成肇源縣防汛抗洪任務,已相繼撤離。
今年進入主汛期以來,地處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兩江交匯要塞的肇源縣洪流滾滾,一些平日1公裡寬的松花江江段暴漲至十幾公裡。松花江中心站水位一度衝上128.99米,洪水規模和標准達到30年一遇,全縣169公裡的松嫩兩江堤防接連出現重大險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省防指派駐肇源專家組成員魏延久告訴記者,肇源兩江堤防多是沙堤沙壩,按20年一遇標准設計,一些薄弱堤段實際上只能抵御15年一遇的洪水,加之兩江高水位持續時間過長,截至目前已經是1998年的3倍多,肇源防汛抗洪承受著不堪想象的巨大壓力。“死保肇源,保肇源就是保大慶、保哈爾濱”,“肇源沒有退路,死看死守”,洪災當前,按照省委省政府下達的“死令”,肇源乾部群眾和解放軍參戰官兵萬眾一心勇戰洪魔,取得了人員無一傷亡、堤防無一潰口的防汛抗洪攻堅戰奇跡。
9月4日,又黑又瘦的肇源縣縣長、肇源防指總指揮馮忠宏回到辦公室,幾十天來第一次露出輕松的笑容。“肇源的勝利是科學防汛、科學抗洪的結果。”他告訴記者,一是省委省政府和大慶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省裡嚴謹而明確提出肇源防汛抗洪的工作目標,積極並成功協調尼爾基、小豐滿水庫調峰、錯峰,第一時間向肇源撥付1500萬元的防汛應急搶險資金;大慶市提出“十個必須到位”,支持肇源500萬元防汛應急搶險資金,主要領導坐鎮指揮,遇有重大難題一步解決到位。二是省市工作組強力支橕。幾十天裡工作組提出了一系列關鍵性建議,同時和肇源抗洪軍民一道駐守堤壩、摸爬滾打。三是乾群同心合力。肇源各級乾部表現出了空前的責任感,各界群眾拿出了極大的主動性,大家有難共當,戰無不勝。四是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省、市都派來了專家組,每日會商拿出權威數據、下達技術指令,縣專家組有疑必答有險必到,保證了防汛抗洪技術指導全程全面到位、無時無處不在。五是部隊參戰形成生力軍。8月14日以來共計6支部隊2808名解放軍官兵進駐肇源抗洪搶險,處理、消除各類險情431處。六是物資保障充裕優質。前期堤壩險工弱段每延長米備土4立方米,後期增加到15立方米;防汛抗洪物資敞開供應,鄉鎮要啥給啥、缺啥補啥;打樁的松杆是大興安嶺的,草袋是山東的,省市還及時撥給衝鋒舟、大型車輛設備,肇源防汛抗洪全程沒因物資誤過事。七是宣傳到位給力。截至9月3日,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累計刊發肇源防汛抗洪報道665篇,極大鼓舞了抗洪軍民的士氣,為肇源贏得了各界極大關注和寶貴支持。八是指揮調度體系完善。縣裡成立了14個工作組,交通、電力、技術、保障、轉移等工作任務分配合理、協調順暢,防汛抗洪自始至終有序高效。九是嚴格落實責任制。巡堤查險排險近兩個月持之以恆,把大家都耗到了極限,但“縣處級領導全天駐堤,離堤視為離崗,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全員駐堤”的規定得以全面徹底執行。
“肇源是江城,千百年來肇源人民就和洪水打交道。對照1998年抗洪的局面,比起今年的勝利成果,2013肇源防汛抗洪斗爭的經驗彌足珍貴。”馮忠宏總結。